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龚卫锋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跟着微短剧去运动”创作计划的通知》,将推出一批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微短剧作品,推广全民运动理念,提升全民参与热情,营造和形成“跟着微短剧去运动”的新风尚。
“微短剧+运动”模式有哪些创作可能性?借助十五运会、“苏超”等契机,不少创作者已作出了尝试。
六大方向,三大任务
“跟着微短剧去运动”创作计划明确了六大创作方向,包括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冰雪运动、体育文化、科学健身以及“体育+”,同时提出三大任务:
组织开展“跟着微短剧去运动”主题重点微短剧创作活动。结合各地体育资源,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组织广播电视媒体机构、网络视听平台、制作机构等在已有重点微短剧项目中增加体育元素、创意、情节,或者通过自制、中外联合制作等多种方式原创开发新作品。
指导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广泛创作和征集主题微短剧。结合各自平台特点和用户资源,立足国内体育资源、地方和民族特色体育文化,采用主动出题和不限选题相结合方式,统筹细分领域内容创作的题材和风格,面向高校、机构、工作室、运动达人、体育爱好者等广泛征集,选出一批优秀作品。
组织优秀微短剧展播推广。发挥重点网络视听平台的用户、渠道和商业模式等优势,加大对优秀作品的支持力度,通过开设专题、专区、话题进行重点推荐,并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和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等平台进行宣传推介,积极放大微短剧的影响力。
玩法多样,故事生动
今年以来,不少创作者已针对“微短剧+运动”模式作出尝试。借助十五运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契机,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兄弟企业创作、出品了相关作品。如,于5月开机的微短剧《开挂吧!我的运动大神》,以“科技赋能体育精神”为主线,讲述了“废材”男主角顾行舟在运动冠军鲍春来、邹市明的指导下,成功逆袭、实现自我突破的故事,剧情融入竞技对抗、团队成长与个人蜕变等元素,传递积极向上、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内核。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足球发展的微短剧是目前的创作热点,今年下半年出现了多部该类型作品。如,《大力村超人》植根于贵州榕江“村超”沃土,讲述了在大城市迷失方向的青年阿智返乡后,与乡亲共同投身乡村足球发展的故事;《重生,我在苏超踢前锋》讲述了一支屡战屡败、联赛垫底的球队,在逆境中坚守热爱、全力拼搏,最终点燃赛场、赢得全民喜爱的热血励志故事。
总体来看,“跟着微短剧去运动”创作计划是“微短剧+”模式在体育领域一次极具潜力的探索,若能成功将体育的专业性、艺术的观赏性和大众的参与性有机结合,不仅能为微短剧行业注入正能量,更能为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注入新活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