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人“阿细”改名“张与桐”:新名字拓展音乐路,巡演11月深圳启程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胡广欣 发表时间:2025-10-12 21:47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胡广欣  2025-10-12
张与桐正以更完整的姿态,继续在音乐路上攀登

曾以《细界》《灰尘》《回忆广州》等粤语作品在广东地区广为人知的歌手阿细,在今年8月正式宣布启用全新姓名“张与桐”,并推出励志单曲《攀》,标志着其音乐生涯迈入全新阶段。近日,她又官宣将启动“与细桐行”巡回音乐会,首站定于11月22日在深圳举行。

近日,张与桐接受了羊城晚报等媒体的采访。从独立音乐人到签约国际唱片公司,从粤语地区的“阿细”到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张与桐”,她正以更完整的姿态,继续在音乐路上攀登。

希望“张与桐”被更多人记住

谈起“阿细”的由来,张与桐说,这个名字陪伴了她十多年:“我一直对‘细’这个字情有独钟,身边的朋友大多叫我‘细妹’,也就是妹妹的意思,我觉得很亲切。”多年前参加一次志愿活动,她为自己取了一个昵称“阿细”,这个名字便陪伴她至今,成为许多广东乐迷心中熟悉的称呼。

“阿细”这个名字足够亲切,却也有点神秘。“这些年来,很多人都问过我:你的全名是什么?”她笑说。于是在准备发行新作品之际,她决定起用新名字“张与桐”。新名字代表着全新的启程,是走到人生某一步的转折,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出道近10年后决定改名,是否觉得冒险?张与桐很坦然。她并不认为这次改名是一种“取代”,更像是一种“扩展”。“可能歌迷需要一点时间适应,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会叫我阿细,我说没关系,你们想要叫我什么也可以。但如果你想要一个全称,就是叫我张与桐就好了。”对于非粤语地区的听众而言,“张与桐”也更容易被记住与传播。“不说粤语的朋友读‘阿细’其实是有一点别扭的,希望我的全名‘张与桐’能让更多人记住。”

新歌《攀》感谢制作人鼓励与信任

新歌《攀》是张与桐更名后的首支作品,由她包揽词曲包揽,延续了前作《细界》的冲劲与《破晓》的坚定,成为“励志三部曲”的终章之作。这首歌以“山巅”为意象,讲述梦想攀登路上的跌倒、嘲讽与重生,意在向所有追梦者传递勇气与希望。

这首歌的诞生离不开张与桐和歌曲制作人陈子龙的密切合作,她特别感谢后者的信任与推动。“这首歌是在他的鼓舞下创作的。”张与桐说,他觉得我之前创作的两首励志歌曲很适合我,可以再写一首。“在反复修改中,张与桐不断突破创作舒适区:“子龙老师给了很多意见和启发,帮我调整思路。虽然创作过程挺磨人,但成果很不错。”

2023年,张与桐正式签约环球音乐。她坦言,与以往当独立音乐人相比,如今的机会多了不少,也提升了音乐的眼界。“以前自己去做音乐,其实我觉得比较自我一点,可能就自己想要做什么音乐就去做了。”她坦言,“签了公司之后,其实会多了很多专业的音乐制作人去帮我去听歌,帮我去挑选一些我的创作,在录音、混音的过程中,也给了我很多新的专业知识。所以我觉得我在音乐方面是进步了很多。”

新EP挑战新鲜曲风

接下来,张与桐的音乐计划密集而清晰。新歌《攀》是她即将发行的EP《绽放之时》中的第一主打。这张将于今年年底发行的EP将是从“阿细”到“张与桐”的蜕变之作,她将突破自我,除了有自己的创作外,她还会跟不同的音乐人合作,拓展不同曲风。“《攀》是比较摇滚流行的励志歌曲,下一首新歌则是比较复古、轻快的感觉,是我之前很少唱的风格。EP里可能还会有一首偏向R&B的作品,都是很新鲜的体验。”

演出方面,新巡演“与细桐行”音乐会已在筹备中,巡演首站特地选在深圳——这是她此前从未开过个人专场的城市。“以前巡演第一站总在广州,这次想换个新地方,一方面是想和深圳的朋友近距离交流,另一方面也想给自己一点新的挑战。“这个音乐会有张与桐,也有阿细。”她介绍,“我既会唱阿细时期的老歌,也会有新EP的内容,希望能让不同阶段认识我的听众都有共鸣。”

除了音乐创作和演出,张雨桐还有不少想尝试的领域。之前演唱了《繁花》插曲《赤的疑惑》,这个体验让她印象深刻,“在电视上听到自己的歌,那种感觉很奇妙”。她也期待能参加音乐综艺:“我很爱看《歌手》,嘉宾们非常厉害,不仅要唱得好,还要有表演,我常常边看边学习。”被问及最想合作的音乐人,她不假思索地给出了另一位创作才女AGA江海迦的名字。“我很喜欢AGA的歌曲,她写歌很有自己的风格。所以我也是不断向她学习,也希望未来有机会合作。”

文 | 记者 胡广欣

图 | 艺人社交账号

编辑:詹锡伟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