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盛事,即将开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打造的首届稀有剧种盛典,将于10月1日19:30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并在央视文艺、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同步播出。全国三十余个稀有剧种的百余位稀有剧种传承人,云集邯郸武安东太行山下,齐唱家乡戏。十组精彩节目将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梨园盛宴。
稀有剧种推介人许娣、边肖、李梅,在第一篇章《源流长歌行》中讲述了中国众多稀有剧种的故事。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雁北耍孩儿、同州梆子、柳子戏唱出历史长河中的动人声腔,古老的韵律传承至今。沿着黄河扎根乡土的道情戏,在黄河水的浪头中融乡音、归乡土、诉乡情,连缀出关中道情、洪洞道情、太康道情的一腔百韵。跨越秦岭南北,一声梆子响,联动了戏韵万千。秦腔与阿宫腔、碗碗腔、汉调桄桄,齐唱大秦之地的根脉同流。
稀有剧种推介人王馗、赵景勃、玉镯儿、张超,在第二篇章《匠心护遗珍》中推荐了三组别出心裁的戏曲节目。莆仙戏《踏伞行》融经典于新声,在风雨声中唱出今天的典韵新鸣。苏剧、甬剧、庐剧的名家携学生同台共演,在桃李争芳中薪火相传梨园之美。黔剧、傣剧、满族新城戏,在不一样的民族风情中演绎着精彩故事。
稀有剧种推介人李春红、鞠萍、马德华,在第三篇章《新变焕新生》中推荐了这个时代稀有剧种的匠心之作。平调落子引入多元舞台艺术形式,演绎黄粱一梦。湖剧《朝奉吃菜》把阿卡贝拉唱进戏曲。蒲州梆子、打城戏、新昌调腔,用看家绝活营造出幻影千年的神话世界。
盛典尾声,每一个稀有剧种的代表人物登上舞台。他们手捧乡土,汇入一器,完成一场隆重的“合土纪”。稀有剧种推广曲《无双花》将盛典推向高潮。
完整节目单:
文 | 记者 龚卫锋
图 | 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