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21:13,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全国暑期档票房共达119.61亿元。《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列票房前五名。
连续23年蝉联全国全年“第一票仓”之位的广东,在暑期档照样发挥了其领先作用,票房高达15.98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名。
广东何以能坐稳全国“第一票仓”?这与近期广东省推出的一系列激活电影市场的有力措施分不开。而“广东影视政策15条”的出台,更是从全链条助力广东从“第一票仓”进一步成长为“创作强省”。
支持粤产电影,带动文旅宣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推进“中国电影消费年”相关部署,广东省电影局近期推出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激活暑期档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消费持续升温。这个暑期档,广东省电影局积极支持广东出品影片的宣发工作,通过召开协调会等方式,精准掌握《长安的荔枝》《奇遇》等粤产影片的公映情况,并协助片方制定宣发策略。例如,协调片方开展主创专访、媒体提前观影等活动,深度挖掘影片背后的故事,从立意、制作、阵容等多个维度进行高频次宣传。同时,指导《长安的荔枝》等在粤取景影片的主创人员重游拍摄地,借助明星效应带动文旅宣传,提升电影的影响力。
《长安的荔枝》剧组将首轮全国路演首站设在广东,大鹏等主创的精彩亮相引发热烈反响,广州五场路演吸引了1506名观众,场均超300人。此外,广东省还通过观影送荔枝等线下联动活动以及专家影评引导,进一步提升影片的关注度和票房增量。
丰富影片供给,打破空间界限
在丰富影片供给方面,广东省电影局举办了“广东艺术影展——触动剧场”等活动,自7月中旬起分三期展映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优秀影片以及部分国产佳作。其中,第一期英国电影展映单元秉持“经典与当代的对话”策展理念,展映了《晒后假日》《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影片,还创新性地将放映活动引入豆园DOC.Park、方所等城市艺文空间,并举办影迷交流分享会,打破了艺术欣赏的界限。应观众强烈要求,主办方还加映了《晒后假日》,影票迅速售罄。
此外,广东省还举办2025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并支持省内电影机构举办各类影展活动,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
投入真金白银,开展惠民活动
为活跃电影市场环境,广东省积极争取暑期档热门影片在粤举行首映、路演等宣介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观影氛围。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惠民观影活动,启动“影惠万家,‘粤’享精彩”2025年夏季电影惠民消费活动,投入1200万元发放观影券、满减券等,覆盖全省所有影院和影片场次。此外,还指导院线开展针对特定人群的上午场优惠活动,如利用《白蛇传·情》重映契机开设戏迷专场等。
广东省还致力于打造联动消费新场景,通过“电影+”活动推动电影与文旅、美食、体育等业态的融合。例如,6月28日举办的“跟着电影来赶集”活动,创新采用“电影放映+‘文旅·美食·体育’消费特色集市”的联动模式,现场发布了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及电子导览地图,并公益放映了《飞驰人生2》,让观众全方位感受到电影文化消费的独特魅力。
组织暗访检查,严厉打击违法
在抓好电影领域安全方面,广东省电影局组织对全省影院进行合规经营全覆盖暗访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每周通报查处的影院名单,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同时,加强安全生产巡查,省、市、县三级电影主管部门分层级开展检查,确保暑期档电影市场安全稳定。
广东影视政策15条,强势助力创作
暑期档前,广东发布了《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广东影视政策15条”)引发业界热烈关注。多家重量级影视企业因此陆续在广东落地,多个优秀电影选题提上创作议程。
“广东影视政策15条”推出后,中影(广州)电影制作公司、光线影业、紫映影业、完美世界等一批影视企业在粤落地,《英歌》《归潮》《逆风出海》《龙舟少年》《乌江引》《逆锋》等一批反映岭南文化和现实题材的电影选题提上日程,《长安的荔枝》《奇遇》《坪石先生》《夏雨来》等一批优质电影在暑期档上映并取得不错成绩。
如今,“广东影视政策15条”正以形成电影全产业链闭环作为整体目标,吸引全国电影人才汇聚岭南,助力广东从“第一票仓”进一步成长为“创作强省”。
文|记者 李丽
图|猫眼专业版、海报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