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浪新闻出品的访谈节目《热浪之外》第二季正在多个平台播出。节目上线5期以来,已收获全网热搜55次;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突破40亿;抖音、视频号、小红书播放量均破千万;B站热门播客榜登顶的佳绩。
众所周知,“热搜”作为新浪的拳头产品,是网络舆论场上的重要风向标。那么,以“热搜”为抓手,并由此而扩展、递进而来,正是《热浪之外》的最大特点,正如节目出品人丛松所说:“热搜是时代浪潮的具象化体现,借助热搜,了解身处浪潮之中人的样子。”
作为一部网播节目,《热浪之外》的体量并不大——第二季共邀请8位嘉宾,但是嘉宾身份各异,涉及领域广阔:演员小花、著名作家、F1车手、个性棋手、企业家……
节目还邀请了深耕访谈领域几十年的陈鲁豫来坐镇,在一句句“好久不见”中,鲁豫以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身份将这些嘉宾的过去与今天串联起来。
从已上线的5期节目来看,每位嘉宾都在节目当中呈现出“一体两面”当中不太为人所知的那一面,展现了“鲜活的人格”。
比如张子枫,这位在《向往的生活》当中,被无数观众“围观着长大”的00后女演员,内敛少言的“妹妹”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在《热浪之外》,她大方阐述了自己对于表演的深入见解与思索,并毫不讳言对于“失去才华的恐惧”。语速极快、表达密集的她,让人恍然意识到“原来张子枫还有这一面”,也让外界看见了她作为一个专业演员的思想深度和成长空间。
李想,这位自认为“不太关心人,只是关心事”的企业家,有着极其理性的一面。然而,多年前便亲身采访过他的鲁豫与他忆及往昔,谈起已故旧友茅侃侃时,这位面对残酷商战都懒得心疼自己的“霸道总裁”,瞬间红了眼眶。更让观众意外的是,这位日常忙到飞起的理工男居然是热门电影、电视剧、综艺等流行娱乐产品的深度用户,并坦言“将其视作了解大众和用户的途径”。
“百亿影帝”黄渤则在节目中坦然讲出了自己一直所面对的巨大恐惧——父母都是阿尔茨海默症病人,自己有一天也可能被迫走入这个恐怖疾病的深渊。
鲁豫还与黄渤探讨了“尽管演技备受认可,但仍未有华表、金鸡百花等重磅奖项的影帝头衔”,对此,黄渤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是要真真实实鲜鲜活活丰丰满满的现在,还是要苛求自己一个最终的目标?”
平心而论,《热浪之外》的访问是有难度且有质量的——节目遴选的嘉宾基本上都是活跃在热搜榜上的常客。从节目组在每期访问中展示的热搜词条卷轴上,这种可怕的曝光度就可见一斑——某种程度上,嘉宾们早已是被公众和媒体充分挖掘的“透明人”了,要探寻出“透明人”的背后故事并采访出新意来,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热浪之外》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访谈人功力,还在于节目在策划和制作时所秉持的人文之心——在贴标签、打Tag已经成为公众日常发言习惯和引流方式的当下,《热浪之外》既未否认“热搜”作为公众事件与公众情绪记事簿的价值,还主动在“热搜”的碎片与喧嚣之外,将当事人从“话题符号”还原为活生生的个体和故事主人翁,助其打破既有标签,重新进行自我表达和定义。
可以说,《热浪之外》以“热搜”为出发点,依靠充满人文关怀的制作视角以及极具控场和对话能力的访问人,穿针引线般将嘉宾们的经历、成就、思考、忧虑和人生向往串联起来,形成鲜活的人生故事,达成了一种“热浪与潜流”间的平衡,为观众提供了一份立体的人间纪实。
文丨记者 艾修煜
图丨剧照、海报、视频截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