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传承,从未止步

来源: 作者:龚卫锋 发表时间:2025-08-16 14:47
  作者:龚卫锋  2025-08-16
这部粤产大型交响诗画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8月15日晚,由珠江电影集团出品,珠影乐团、广州理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演出的粤产大型交响诗画《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震撼上演。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台上,音乐与影像交织,诉说着历史的壮烈与时代的奋进;台下,白发苍苍的老者与青春洋溢的年轻人并肩而坐,共同见证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

经典革命歌曲唤起了老一辈观众的集体记忆。当《红旗颂》《松花江上》的旋律响起,64岁的沈女士内心涌起了一股久违的情绪:“《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里的大部分歌曲都是我们儿时广为传唱的,我找到了当时的记忆,以及我们对祖国的感情。现在这个时代,很需要用这些歌声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繁荣。”同样年过六旬的郑女士也激动不已:“中国终于站起来了。我们从小时候就听这些歌,听着长大。重温一下感觉很好。”

当天,不少老年人带着子女,甚至孙辈来到现场,感受时代之声。值得一提的是,经典曲目让年轻人加深理解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历程,《我在湾区想你》《共同的希望》等新作则让年轻一代感受到新时代的蓬勃朝气。音乐成为链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革命精神在代际间自然流淌。

这场演出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艺术的传承。舞台上,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同台献艺。青年歌手叶锐在演唱前特意查阅了抗战史料,他说:“只有真正理解那段历史,才能唱出歌曲的灵魂。”洪婉婷、何晶晶、吴荞安等年轻演员也纷纷表示,能参与这样的演出,既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

幕后,传承同样在发生。著名歌唱家崔峥嵘在指导年轻演员时强调:“舞台需要敬畏,艺术需要尊重,但也要敢于创新。”她坦言,自己在传授经验的同时,也从年轻人身上学到了新的表达方式,“这种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感觉,正是艺术传承最美的样子”。

演出中,广州理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们承担了大部分合唱任务。对他们而言,这是一次艺术实践,也是一次精神洗礼。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让年轻学子得以站在更高的舞台上,与专业艺术家同台演出,传承技艺与精神。负责合唱排练的张彬老师感叹:“这是艺术教育最生动的课堂。”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掌声雷动。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传承,从未止步。

文、图、视频 | 记者 龚卫锋

编辑:胡广欣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