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第三届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在会昌戏剧小镇正式落下帷幕!十天飞驰而过,来自五湖四海的百余位中学生集聚会昌,素不相识的他们组成了14支队伍,认识彼此,共同创作,并排演出了一个个完整的作品,展现青年态度。
其中六支队伍冲出重围,入选总决赛,登上了会昌戏剧小镇会剧场的舞台,在所有观众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用原创作品同台竞技。
最终,冠军“麦浪奖”由孙慧琳、陆佳轩、俞嘉悦、顾柳青、金诺妍带来的《少年故事三则》摘得。
亚军“醒木奖”由 张雯越、杜知非、陈奕诺、梁家旗、王昱婷带来的《畅所欲言》摘得。
季军“群雁奖”由徐希好、刘卓沛、邢博瑄、陈禹帆、刘烨带来的《李华死了》摘得。
“最佳演员”奖项则花落徐希好、顾柳青同学。
最佳人气奖被沈晨同学摘得。
“最佳学院”则被伊西斯揽获。
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和寻常戏剧比赛不同,它是由一群“00后”学生策划举办的。创办“麦浪”的初衷从不在于竞赛,“麦浪”关注的是学员们之间的交流和表达。“麦浪”始终相信:“所有教育背景的青少年应该站在一起表达——我们站在一起,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 ”于是,为了聆听更多声音、连结更多人、表达更多故事、分享更多思绪,他们选择通过一场戏剧大赛将这些表达聚集,化作力量辐射至更广的天地。
在11天的戏剧大赛期间,竞赛之余更有多板块、多维度的戏剧体验。
此次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特邀多位戏剧导师:北京青年戏剧节发起人邵泽辉,上剧堂首席戏剧讲师,未剧团创始人刘小未,话剧九人演员李晓辉、邓萌、韩燕楠飞……精心准备了50余场大师工作坊,初出茅庐的戏剧爱好者们,得以跟随深耕剧场多年的行业导师们,从表演、肢体、舞美、创作等方面,学习理论知识,获得实践经验,逐渐进阶成长。
麦田论坛还邀请了戏剧行业的优秀从业者,与选手们分享经验与感悟。特邀演出《画皮3.0》则是由往届“麦浪”优秀选手创排演绎的剧目演出,也已在本届大赛期间免费开放给学员和公众,让观众见证“麦浪精神”在剧场的传承与发扬。
本届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别出心裁地完善了积分制度与学院体系。“麦浪”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参赛者们,分成了六大学院,由古老神话人物命名,有着各自的属性代名词——勇气、智慧、探索、勤劳、爱心、冒险。性格迥异的参赛者们在学院中交流与碰撞,解锁更多角度的戏剧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会昌当地中学的青少年也参与了今年的“麦浪”。来自会昌一中、即将入读高二的学生曾馨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她与麦浪同学一起创排了剧目《心债》,讲述了一个“大学里因虐猫事件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故事,尽管未能入选总决赛,但曾馨还是觉得收获满满:“这里有很多的大师工作坊,让我这个戏剧小白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我们立刻可以用在创作里。和同学们也相处、交流得非常愉快,大家很可爱,希望明年我仍有机会参与‘麦浪’,无论是以学生还是志愿者的身份。”
近年来,会昌戏剧小镇逐渐被开垦成一片孕育梦想的土地。在这里,不仅有上剧堂、会剧场、和声戏剧技术学院……还有会昌戏剧季、麦浪中学生戏剧大赛以及剧本围读、演读体验、赖声川经典剧目主题的工作坊等丰富的戏剧活动。
灵感灯泡长亮不歇,每一次灵感发生的瞬间,都会有人回应。戏剧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会昌的面貌,而会昌为戏剧提供的光亮,也让戏剧的魅力传递到更多人心中。
文丨记者 艾修煜
图丨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