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山海经”首作 《荔仙千年宴》茂名高州开机 纪录片导演拍“无限流”烧脑微短剧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丽 发表时间:2025-07-12 10:52
金羊网  作者:李丽  2025-07-12
该剧导演刘权文首次挑战微短剧创作,带领剧组在当地体验了“荔枝吃到饱”的幸福,也经历了“山顶淋大雨”的惊险。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

幕后

“岭南山海经”微短剧《荔仙千年宴》近日在茂名高州开机拍摄。该剧导演刘权文首次挑战微短剧创作,带领剧组在当地体验了“荔枝吃到饱”的幸福,也经历了“山顶淋大雨”的惊险。

“岭南山海经”微短剧IP依托羊城晚报“向山海走去”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简称山海计划),由羊城晚报提供内容策划、创作资金、制作监制、宣传发行等全方位支撑。该IP立足岭南大地,通过现代视角重构神话、历史与民俗,以轻量化、网感化的表达实现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作为“岭南山海经”IP的首部作品,《荔仙千年宴》以轻喜剧志怪形式和根植于粤西传统文化的奇幻设定,讲述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该剧以一位高州青年与荔枝仙跨越时代的情缘为主线,串联南朝俚汉融合、冼夫人维护统一以及现代乡村振兴等历史截面,生动展示岭南特有的荔枝文化和冼夫人文化。

IP首作《荔仙千年宴》的主创班底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刘权文是羊城晚报通过山海计划选拔的青年导演,作品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收获多项荣誉。

男主角姜伯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女主角牛欣欣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刘权文透露:“我们希望选一个有广东生活经历的演员,伯文在广州长大和上学,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大男孩,身上有像男主人公梁屹川一样的清澈和赤诚。”女主角牛欣欣则是童星出身,还有扎实的戏曲功底。刘权文直言“看中她身上元气满满的特质”,“在片场特别有能量”。

导演专访

用“无限流循环”烧脑模式拍短剧

羊城晚报:如何想到用荔枝来串联古今文化与民俗?创作难点在哪里?

刘权文:这个项目的策划从今年2月就开始了。从“岭南山海经”这个关键词中,我们一点点摸索方向。荔枝元素是和羊城晚报的吕楠芳老师偶然碰撞出来的。一方面出于视觉考虑,另外是看中其背后的文化含义。这个剧本最难的是大方向的定位,以及如何平衡短剧的商业和文化属性,还要根据高州具体的拍摄环境进行调整。

羊城晚报:在高州的具体取景地有哪些?对取景地的感觉如何?

刘权文:主要场景有木广峒荔枝林、三官山、荷垌村竹林和滩底村。勘景时成片的荔枝林背靠远山,阳光下红色荔枝挂满枝头,很有美感。三官山也令我感到惊喜,那是一座海拔1200米的山,到达山顶却是草甸地貌,开阔无垠,绿色令人心情舒缓。

羊城晚报:有没有荔枝吃到饱?喜欢什么品种的味道?

刘权文:当然!到高州第一天采风就吃到荔枝了。高州当地非常热情,无论到哪个荔枝林勘景,总能尝到荔农摘下来的最新鲜的荔枝。“妃子笑”是全组工作人员“投票”最爱的品种,它甜中带点微酸,“白糖罂”会更甜一些。

羊城晚报:平时看短剧吗?对短剧这个载体的看法如何?

刘权文:从去年开始看短剧变多了,短剧不完全靠碎片时长取胜,它在内容上更能提供当前观众想要的即时性满足。

羊城晚报:作为一名擅长纪录片拍摄且关注社会议题的导演,拍短剧对你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刘权文:一是把握短剧受众对快节奏、密集情绪点的期待,需调整创作方法;二是控制拍摄进度和工作量,需要整个团队提前准备、合理统筹、通力合作。

羊城晚报:日前业界出现“短剧精品化”的呼声,《荔仙千年宴》是否有这样的创作倾向?

刘权文:精品化是我们的目标。《荔仙千年宴》在内容上采用“无限流循环”烧脑模式,需要观众拼图式解谜;我们还把文化元素融入悬疑叙事中,表达相对厚重;制作上也比较“反短剧”,全部是实景拍摄,每个场景的单程车程都在1小时以上。

羊城晚报:目前拍摄进度如何?遇到最困难的一场戏是什么?

刘权文:现在拍摄已过半,总体是顺利的。难度最大是三官山的一场山顶戏,它是高州经典的徒步线路,但对拍摄来说,到达难度很大。制片部门协调了越野车送设备和工作人员分批次上山,没想到到达山顶后又突降大雨,天气反复变化。在不确定性很强的环境里,大家一边躲雨互相安慰,一边找到预案执行,最后顺利完成。

羊城晚报:这次挑战短剧《荔仙千年宴》,创作信心的来源是什么?

刘权文:很得益于羊城晚报山海计划工作室和高州的全力支持。从策划到剧本,还有筹备,包括现在的拍摄,山海计划工作室都全程协助解决实际困难,陪伴这个项目成长起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剧本遇到最大难关时,和山海计划工作室的老师们共同熬夜讨论剧本到凌晨三点半。现在回想当时的剧本会,对整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剧本从那天开始真正捋顺了。

高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茂名市滩底微短剧经济服务中心,为这次拍摄协调并保障了所有场景资源,每个场景都有负责工作人员对接,控场、接电、借道具、找群演、停车等等,全程保障拍摄顺利进行,拍摄安全感很高。

主演自述

姜伯文:

穿越时空寻找存在的意义

我饰演的梁屹川是个在广州工作的年轻人,因为一个特别的契机回到老家高州。在那里,他遇到了神秘的林穗穗,短短几天的相处后,这个女孩突然消失了,于是他踏上了一段寻找之旅。

剧中他要穿梭于古代和现代两个时空。很多时间他都在一个虚构的情境中,更多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这种假定性很强的表演对我来说是个新鲜的挑战。

梁屹川做程序员时其实并不快乐,这种现代年轻人特有的迷茫让他的生活陷入停滞。穿越对他来说不仅是寻找爱情,更是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很巧,我弟弟就是个程序员,和梁屹川的背景很像。我会观察弟弟的生活习惯,把这些细节融入表演。我还为角色写了人物小传,虽然不会直接展现,但能帮助我理解梁屹川的内心世界。

现在观众的生活节奏快,短剧的快速叙事正好符合这种需求。但无论什么形式,表演的核心都是一样的——用心体会,从自身出发去感受角色。和之前参与的短剧剧组相比,这个团队更注重创作态度和艺术表达,很多设定都很有创意。

牛欣欣:

从童星到“荔枝仙”的奇幻之旅

作为从小在镜头前长大的演员,我特别感谢童星经历带给我的成长和经验。荔枝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典角色——她更古灵精怪一些,但我的戏曲功底还是在体态和神韵上帮了大忙。说到仙气飘飘的感觉,其实服装帮了大忙!那些纱质戏服穿在身上,再配合轮回转世的剧情,想不仙都难。

整个拍摄过程都是挑战!我们在岭南拍摄,又赶上最闷热的季节,天气说变就变。我拍的几乎全是外景戏,对体力和专注力都是考验。导演对台词要求特别严格,在那种环境下保持状态真的很不容易。

作为北方人,我超爱吃荔枝!平时在家乡这可是稀罕的水果。剧组准备了好多荔枝,但我不敢多吃——怕上火影响拍摄,所以只能“量力而行”,每天解解馋就好。

这是一次让我耳目一新的拍摄!以往拍短剧节奏很快,但这次的导演对每个镜头都精益求精,拍完还要反复看回放调整。最意外的是采用现场收音——这种电影级别的制作标准,在短剧拍摄里真的很少见。从环境音到台词,每个细节都要求完美,让我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创作氛围。

编辑:杨浩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