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对象:《山花烂漫时》 真正做到了平视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龚卫锋 发表时间:2024-10-21 09:57
羊城晚报  作者:龚卫锋  2024-10-21

文/龚卫锋

鉴定对象:《山花烂漫时》

播出平台:央视一套、腾讯视频等

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可谓有口皆碑。该剧在首播收官半个月后仍占据豆瓣华语口碑剧集榜榜首,豆瓣评分也从开分时的9分攀升至9.4分,成为2024年截至目前的最高分国产剧。

文艺作品获得观众认可,总归要有所创新。专访导演费振翔、编剧袁子弹时,两个采访片段让我印象深刻。费振翔说,他不愿意起高调拍传统的主旋律剧,只想拍张桂梅的“创业”故事。袁子弹曾因创作都市女性群像剧《欢乐颂》名声大噪,她创作完《山花烂漫时》后,将其称为“真正的大女主剧”。回溯过往的女性题材剧、主旋律剧,我发现《山花烂漫时》是其中特别的一部——它对于表达对象摒弃了仰视、俯视、凝视视角,真正做到了平视。

面对张桂梅身上“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等头衔,做到平视是件困难的事。但《山花烂漫时》做到了。主创并未刻意拔高张桂梅的形象——镜头中,看不见她的“荣誉光环”,看到的是校长、老师、大姐、妈妈。主创也意识到,面对张桂梅,只需做到真实还原。袁子弹原本设计的结尾落在张桂梅获得“七一勋章”的时刻,但对方不愿展示个人荣誉,而想让观众知道所有人为建设女高付出的努力。最终,结尾落在一个日常的课间,伴随张桂梅的独白——“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无疑,平视的画面和声音依然有力。

此外,该剧在塑造以女学生为代表的女性群像方面,可谓观点鲜明,正确传达了当代女性精神。袁子弹曾希望传递一个道理“女性应该竭尽全力为自己争取受教育的可能性,不要受困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停下追梦的脚步”。该如何正确表达?不是喊口号,而是减少对“她”的同情,以平静、平等视角观察“她”的变化。剧中,谷雨、蔡桂芝、柳细莺、宁华等学生,都曾遭遇“女人不配读书,只配嫁人”等女性歧视。但是她们在张桂梅的带领下敢于“亮剑”,依靠自我奋斗最终实现女性觉醒,改变命运。该剧平视呈现她们的变化过程,让许多女性观众产生了代入感,相信“我生来就是高山”。

得益于长时间对张桂梅的细致观察、真诚接触、平等沟通,宋佳的扎实演技也配得上“大女主”称号。造型上,她无限接近真实的张桂梅,在片场一度让群演误会;台词上,她和张桂梅是东北老乡,冷不丁的“大碴子味儿”可谓还原到位。关键是,宋佳对于张桂梅的人物理解,也做到了平视。例如,对于张桂梅呼吁建女校的经典陈述场景,宋佳的表达本可以慷慨激昂、放大人物弧光,但她敏锐捕捉了张桂梅的真实情绪状态,还原了一个肢体紧张、克制,态度诚恳,表达令人动容的张桂梅。

(本版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编辑:聂粤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