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戏剧人能得到哪些创作扶持?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4-08-15 15:56
新京报  作者:  2024-08-15

近年来,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推出诸多政策支持和激励文化创作,这也为青年戏剧创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促进戏剧艺术的多元和创新发展。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不仅在物质资源上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支持,更在精神层面和文化氛围上给予了他们鼓舞,成为年轻创作者向往和聚集的地方。为方便青年戏剧人能够更好地了解与使用扶持政策和资源,促进未来的职业发展,本文汇总近年来运作较为成功的孵化平台、扶持项目,以求为青年戏剧人在北京以低成本启动创作项目,找寻有利路径。

目前北京在创作扶持上的方式主要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戏剧创作;提供低成本排练和演出场地,供戏剧团队使用;建立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等机构,制定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设立多个奖项,奖励青年戏剧创作者,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实验;提供系列戏剧教育和培训项目,提升青年戏剧人的专业技能;提供系列政策优惠,如税收减免、创业指导等,旨在为青年戏剧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组织戏剧节、艺术节等活动,为青年戏剧人提供与国际戏剧界交流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扶持计划基础上,青年创作者也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戏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使戏剧更加亲民和市场化。

艺术基金助力启动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各区文艺基金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基金的主要目的是繁荣文艺创作、促进文化交流、培养艺术人才,以推动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今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继续重点围绕“扶优、扶强、扶原创”,着力强化“精准率、转化率、满意率”,在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项目资助。资助范围包括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如戏曲、话剧、歌剧等)和小型舞台艺术作品(如小型戏剧、音乐、舞蹈等),资助额度根据作品的类型和规模有所不同,例如歌剧、舞剧、音乐剧的资助额度不超过400万元,小型剧(节)目整理加工项目的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为青年戏剧创作者提供了创作启动资助,能帮助创作者开启追梦第一步。

近年来,东城区注重“戏剧之城”建设发展,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与辐射力的戏剧中心,根据《东城文化艺术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也在今年六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4年东城文化艺术基金支持项目,本年度重点支持戏剧舞台艺术类作品。在“艺术人才培养”扶持方面,该基金特别指出,将对文艺领军人才以及青年艺术人才进行扶持,经评审通过验收后给予资金扶持,扶持金额不超过5万元。

除此之外,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为了促进本区文艺创作的蓬勃发展,规范本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依据《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为青年戏剧创作者提供了多种扶持方式。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包括项目补贴和奖励两种。扶持标准方面,专项资金对符合补贴条件的文艺创作项目按照不同标准给予补贴,例如电影、单集纪录片、舞台艺术等原创剧本的创作、大型情景杂技作品创作,最高补助5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将优先鼓励扶持戏曲、曲艺类文艺创作和45岁以下青年人才创作。

孵化平台全链条赋能

——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孵化、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

作为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发起,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是一个以培养青年戏剧人才并孵化高质量剧目的项目。自2019年12月正式启动第一期剧本征集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95个城市342位编剧的367部剧本。其中,原创剧本占比高达92.64%。培源第二期共征集355部完整剧本,报名编剧共379人,覆盖142座城市,40岁以下青年编剧占比达70%。大量原创剧目和优秀戏剧人才通过培源通道进入演出市场,丰富戏剧市场原创力量。

从2022年起,在培源已形成的剧本库基础上,剧本征集更带有主题特色,由此也衍生出“新时代首都原创剧本创作及选题孵化项目”,致力于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首都文艺舞台孵化高品质的一剧之本,打造全链条剧本孵化体系,充分激发青年戏剧人才的创造力。宽友文化总经理、“培源计划”发起人高建成介绍,今年“新时代首都原创剧本孵化项目”实施启动已进入第二期,共征集作品408部(剧本302部,大纲106部),其中57部作品进入储备孵化库,12部作品开展孵化工作。这些作品都进行了剧场版的孵化展示,并有14部剧本获得出品意向。相对于文艺院团的自主创作和成果,这些作品可能并不显眼,但对于发现人才、激活原创和丰富创作生态,影响力不容小觑。高建成表示,过去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有的戏评完奖或演几场就“刀枪入库”;有的戏前期论证不充分,致使后期“改不好”“无法改”乃至“推倒重来”;有的戏本可更好,却只好将就。怎样才是更符合艺术规律的创作模式?大家都在探索。

“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诞生的四年间,立足于戏剧产业源头的编剧、导演、制作人等人才培养,持续推进原创剧目孵化与市场对接工作。今年九月,“培源艺术节”将在京举行,届时在三天、三个场地、六个空间里累计带来54场次活动。而在最初征集到的435部作品中,经过初评与复评后得到孵化的23位编剧的20部原创作品将亮相艺术节。高建成介绍,最终入围孵化的作品将在平台的统筹下进行舞台创作探索,优秀作品将于艺术节期间进行公开舞台展示,同时,也会为入围的孵化作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孵化过程中的必要支出,如场地租赁、创作人员劳务、演职人员劳务、舞美道具制作等,创作及演出团队将在主办方的统筹下组建。

除此之外,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整体部署和指导下,北京市文联于2023年启动了“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主要目的是培育首都高质量的文艺创作生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并聚焦优秀青年文艺创作人才的培养。其目标是在三年内孵化出3部精品作品、10部优秀作品和30名优秀人才。

2024年,“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再度开启精品创作项目的征集工作,特别强调作品的品格、品质、品味。项目征集采取组织推荐、专家推荐和个体(或个人)自荐的方式进行。申报主体包括市文联团体会员单位或所属各文艺家协会成员、在京工作且长期生活在北京的文艺工作者、定向为北京创作的外省市或外籍文艺工作者、从事文艺创作演出的机构或单位等。6月,2024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青年人才训练营,不仅邀请了多位重量级艺术家开展涵盖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等门类的名师课堂,还安排了特邀导师对谈。7月,本年度青年人才项目遴选出囊括戏剧、影视、音乐、舞蹈、曲艺等多个艺术门类的16位青年人才(14个项目)作为“入孵对象”组成研学团,共赴阿那亚戏剧节开展了研学观摩活动。下一步,青年人才项目将完成一对一名家导师匹配,并进入由导师深入指导、市文联给予相关资源支持的全链条孵化阶段。

除了以上两个与文艺创作相关的孵化计划外,中国文联于今年五月启动了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大量高质量的青年文艺人才,并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该计划主要面向45周岁(含)以下的青年文艺工作者,鼓励原创现实题材项目,并提供资金投入、专家指导和宣传推介等方面的动态服务和精准扶持。

北京戏剧家协会也在七月启动了北京市2024年度职称申报工作,北京剧协负责北京地区从事戏剧艺术专业工作自由职业者职称申报的推荐工作,推荐范围限于近一年在北京市艺术专业领域工作(戏剧方面)的自由职业者。

场地扶持降低成本

——北京剧目排练中心、南阳·共享际

对于戏剧创作者而言,排练场不仅是演员和创作团队进行排练和创作的地方,也是他们打磨作品、提升表演水平、探索舞台表演的重要场所,尤其对于青年创作者来说,成本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一个价格合理的排练场可以帮助他们节省预算,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作品的创作和呈现中。

坐落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的北京剧目排练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的公益性剧目排练服务平台,主要着眼于舞台艺术创作前端,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院线运营机构进行专业化运作,支持优秀剧目创作,激发全社会文艺创作生产积极性,近年来,无数个优秀舞台作品的前期排练均在此进行。据介绍,排练中心的运营以非营利为原则,租金低廉,仅相当于市场价格的2.5折至6折。这种运营模式使得许多优秀文艺院团的导演、编剧、演员集聚在此,成为了“京城文艺青年的大本营”。中心不仅实现了优秀创作者在此聚集,还实现了人才交流互通,为年轻演员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导演李建军这些年创排与复排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在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进行,这里为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创作支持。在李建军看来,北京剧目排练中心作为一个为戏剧创作和排练提供服务的平台,确实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它不仅解决了排练场地紧缺和排戏成本高的问题,还为青年戏剧创作者提供了专业的排练空间和设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创作和排练。“将北京剧目排练中心持续做下去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还能为更多的青年戏剧创作者提供机会,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推动戏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希望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能够继续保持其影响力,为北京的戏剧创作氛围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积极影响,吸引更多的青年戏剧人才加入,共同推动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

南阳·共享际位于北京剧目排练中心附近,是一个专门为戏剧团队提供免费办公、工作坊空间的地方。这个空间原本是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用于审核戏剧的场所,拥有舞台、化妆间、办公室和食堂等设施。经过改造后,它变成了一个集创作孵化、排练演出、休闲住宿为一体的“戏剧共享生活社区”。南阳·共享际的整体面积为3494平米,其中剧场部分占地1064平米。空间围绕戏剧创作、戏剧孵化、戏剧产业化进行设计,包括办公室、工作坊和商业区域。二层是戏剧办公和工作坊,三层则引入了媒体、宣发和设计团队,为后期的内容输出、宣传渠道和舞美设计等环节提供支持。此外,四层的戏剧主题公寓为戏剧人提供职住一体的空间,也为戏剧爱好者提供沉浸式居住体验。

与此同时,南阳·共享际为几家入驻的戏剧团队提供了零租金的办公空间,但作为交换,这些团队需要与南阳·共享际签订合同,并保证每个月在剧场内至少展演一定的剧目,并保证有一定频次。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剧场内容的持续更新和多样性,也为那些刚刚起步、资金有限的小微戏剧团队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办公和排练环境,助力他们的成长。

编辑:刘嘉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