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史诗归来,8小时俄语巨制《静静的顿河》重返中国舞台

来源:金羊网 作者:何晶 发表时间:2023-11-04 12:03
金羊网  作者:何晶  2023-11-04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晶

图/主办方提供

时隔四年,8小时俄罗斯史诗大戏《静静的顿河》重返中国舞台。

2013年5月,俄语话剧《静静的顿河》在俄罗斯首演,作为马斯特卡雅剧院的镇院之宝,曾荣获圣彼得堡“金索菲特”戏剧奖等多个国际奖项。2019年,《静静的顿河》首度来华,在哈尔滨、北京、上海三地巡演,引起轰动,成为热议一时的文化事件。

 

阔别近1500天之后,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静静的顿河》再次来到上海,在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内,从11月3日演出至11月5日,再次唱响那首哥萨克人民的壮丽悲歌。

话剧《静静的顿河》改编自前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历时14年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故事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的动荡年代,哥萨克民族历经波折的生活、顽强的斗争、伟大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这是一部讲述苦难的史诗,但该剧贯穿始终的是恣意的青春、狂野的生命和哥萨克人用歌声、欢笑、呼喊,甚至打架斗殴来表达痛苦、不平、苦闷的生命状态,他们永远在用笑、用唱、用舞来表现面对痛苦绝境时的不屈意志。

该剧导演格里高利·科兹洛夫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艺术总监,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国家奖金获得者,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教授。长达8小时的鸿篇巨制考验演员,也考验观众,但导演却说:“《静静的顿河》最初是24个小时,其间包括演员幕间休息时间,现在8个小时的版本已经是最精华的部分了。”

据悉,剧中所有演员都是导演格里高利·科兹洛夫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培养,直到五年级毕业,表演功底非常扎实。格里高利在挑选演员和教学时,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和培养,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演员可以轻松驾驭8小时的戏剧马拉松。

 

为了让中国观众更好地走近这部俄语史诗大戏,上海文化广场近日举办了《静静的顿河》戏剧朗读和文学对谈活动。当被问及《静静的顿河》等戏剧作品在当今应当创造怎样的价值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吕效平表示:“只有在人类‘搞不定’的时候,戏剧才会发生......因而,当今我们仍然需要戏剧,因为仍在感叹‘搞不定’的我们知道,面对历史和宇宙,我们会产生崇高的敬意。”

 

2019年,《静静的顿河》在中国首演时,就获得了无数好评。年过八旬的陈薪伊导演高兴地对媒体表示,“太好看了,我全程都没有感到疲倦,自己小时候看过《静静的顿河》的小说和电影,这次看到舞台上的表演,还是被震撼了。”

演员濮存昕看完演出后感慨说:“这些演员非常年轻,但他们的能量很大。巨大能量的精彩表演,巧妙简洁的舞美设计,俄罗斯、哥萨克民族独特的性情,品质强烈地震撼着我。看别人的戏,想自己的事,我也想在舞台上像他们一样激情又充满舞台想象地创作角色。”

今年,为了给观众带来更舒适更自由的观剧体验,上海文化广场的演出时间也做出了调整。11月3日和11月4日的演出分别上演上部和下部,11月5日则是完整的8小时戏剧体验,在解决观众出行难题的同时,观众们也可自由选择“分两次踏入顿河”,或是再度挑战观剧“马拉松”。

编辑:李丽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