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田晓鹏复盘《深海》:确实拍得过于任性了|文娱·幕后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丽 发表时间:2023-02-10 13:22
金羊网  作者:李丽  2023-02-10
春节档结束,但“深海号”仍需远航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

春节档结束了。但对于《深海》的导演田晓鹏来说,这部电影的历程还远未结束。影片在春节档六部新片中排名第五,截至2月3日18时收获票房5.9亿元,用田晓鹏的话来说:“离回本还有点远。”《深海》必须继续航行,用长期上映来争取更多票房。

七年磨一剑,田晓鹏对《深海》寄望颇深,却未料到有不少观众表示“看不懂”或“不喜欢”。近日他在抖音以电影《深海》的账号开了一场直播,主题是“一场毫无保留的观众对话”。在直播中,田晓鹏一个人坐在灯光昏暗的室外,要求观众“给《深海》提意见,再犀利也可以”。尽管当晚来直播间的多是国漫的影迷,有的人甚至已三刷四刷《深海》,他们跟田晓鹏的交流中也满是鼓励和支持,但田晓鹏还是自省:“这部电影,我拍得过于任性了,下一部我不会再这么拍。”

《深海》的经历其实也是不少中国动画创作者的共同境遇。他们心怀理想,却在观众接受度和自我表达的执念之间挣扎。但并不是每个创作者都能像田晓鹏这般毫无保留地面对现实,正因如此,这场复盘对中国动漫乃至中国电影来说,才愈显珍贵。

image.png

【剧情解释】

真正的“编剧”是参宿

《深海》的主线剧情并不复杂:一个在重组家庭不被重视的女孩参宿,落海后误入深海大饭店,不但拥有了一段奇妙的旅程,还认识了又痞又帅的饭店主人南河。深海大饭店的奇幻场景是全片的亮点,但对《深海》剧情的质疑也集中在这一段。部分观众觉得,这段剧情“混乱”“断断续续”“不明所以”。对此,田晓鹏解释,这是因为这段故事真正的“编剧”是女主人公参宿。

问:总觉得深海大饭店的故事有点乱?

田晓鹏:这个困惑可能是比较普遍的,我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解释一下。其实故事的主体是参宿的梦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参宿更像是这部电影的编剧——这么说不是在“甩锅”啊。我的意思是,这个梦是她的主观意识形成的,所以是她在根据自己的心情塑造整个世界,包括情节和人物。

剧情到底要不要这么设计,其实我们也想过很久,但最终还是决定从参宿的内心出发,而不是遵循一个剧作的普遍原则。这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任性的决定,现在看可能是过于任性了,容易让观众觉得故事逻辑有问题。

问:为何南河的身世在电影里没有交代?

田晓鹏:关于南河的身世,电影是留白了。比如有一场戏,南河跟参宿在投影仪前看雪。我们在做剧本的时候,曾经想过让参宿问他这是哪,然后他回答,这是他的家乡,他小时候经历过什么。但这段戏做完以后,我们觉得不对,就全都拿掉了。我们还是想遵从那个原则:这是参宿的梦境,所以不应该过多地塑造南河的性格,因为参宿对南河的认知几乎空白,只有一些很表面的印象。

当然,这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因为观众有日常的观影经验,大家在看到一个双人关系的时候,自然会去想这个人背后的故事是什么。但在这部电影里,南河似乎有一段故事,但他从来都没有说出来。所以,我们片尾设计了一个手绘本,它其实相当于一个幕后故事。绘本简单回顾了南河的身世:他从一个小地方来,曾是一个有志青年,他聚集了海豹、海象、海獭这些小伙伴,要做一个饭店,到海底去冒险。

问:参宿落海究竟是主动还是被动?

田晓鹏:她是自己跳的。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评论,认为她去救了一条鱼,然后意外被海浪打了一下。我这才发现,原来这个信息点,其实存在理解误差。可能我们创作者自己看了太多遍,太习惯这个电影了,所以理所当然地觉得观众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能一下子看懂。事实上,后期剪辑的时候也有人提意见,说这样会不会让大家看不明白,但是我们试来试去,始终觉得如果把事情说得太明显了,电影就会少了很多诗意。

其实参宿捡的那条鱼,大家可以理解为它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参宿把那条鱼捡起来放入大海,但鱼一到海里就变成了梦魇。

问:南河离开时为何要说“鸡汤话”?

田晓鹏:很多人都觉得按照南河的人设,他说不出这样的“鸡汤话”——那么大大咧咧的一个人,不会给别人讲大道理。所以答案很简单,这段话是参宿在自我救赎过程中的意识加工。因为她在梦里无数次地想要去挽救他,想要改变自己。她在潜意识里非常清楚,这个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当她抓不住南河的时候,梦总要醒过来。所以她在梦中通过南河的嘴告诉自己,这个梦该结束了。只有醒过来,才是对这个人最好的感谢。

所以,有人问,南河和参宿是双向救赎吗?我认为主要还是参宿个人的自我救赎。

问:为何参宿总会出现在一片雪地?

田晓鹏:因为雪地是小时候参宿跟妈妈分别的场景,这个场景就是她的一个梦魇。她在梦境中来到深海,告诉在那里遇到的所有人,她是来找妈妈的。其实她心里非常清楚妈妈已经抛弃她的这个事实,但就像我们有时候做梦不愿醒来一样,我们会告诉自己:这不是梦,我留在这里是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我。因为一旦知道自己在做梦,梦就会很快醒来。参宿在梦里也是,她不断找各种理由来维持这个梦,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梦最终要破碎了。她回到雪地,其实就是决定面对真正的现实。最后在雪地里跟南河告别的时刻,她内心已经真正接受和释然。

问:参宿最后真的被成功救活了吗?

田晓鹏:很多人在问这个问题,最后参宿还活着吗?片中参宿最后在医院醒来的时候,医院并没有人,一片白光闪过,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后面的插画内容和她去南河家乡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故事之外的一个美好期许。这是一个开放的结局,大家可以自己去想。也许参宿真的短暂地醒来过,也可能她去南河家乡是一个新梦的开始,看大家各自的理解。

如果参宿能长大,她可能会变成像南河这样的人。人长大以后都要面对现实生活,不管生活如何,都要像南河那样以乐观的面貌去面对,把那些负面的东西尽量藏在身后。

问:有观众吐槽,片子明明说治愈,结果却“致郁”?

田晓鹏:做抑郁症这个题材,是因为我自己身边不少人或多或少有这个问题。我想把这个事情讲出来,也是希望让更多人去理解。但如果因此让部分人不适,我只能说非常抱歉。我自己对这方面的理解也很肤浅,可能片子里头有很多做不到位的地方,导致明明想做一个治愈的作品,却让大家难受了,对不起。

【制作揭秘】

想挑战三维动画动作设计的极限

除了对剧作有疑问,还有观众表示,影片的画面看起来过于纷杂,而3D也让人看得有点累。对此,田晓鹏毫不犹豫地表示是自己的锅——想要对影像进行创新和突破,甚至挑战三维动画里人物动作的极限。

问:为什么要把3D做得那么深?

田晓鹏:这次我们的3D做得比较夸张,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总担心观众看的时候觉得这是个假3D,是骗人的,是浪费票钱,所以有意把效果做得更深邃一点。另一个原因则是为了沉浸感,因为整个片子想要体现参宿的梦境,希望给观众一种仿若梦中的感觉。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跑了很多影厅,也没找到一个亮度和声音特别标准的。我们自己也缺乏经验,做的时候老担心观众看不清、听不清,就把很多东西给放大了,再叠加过分斑斓的色彩和那些很满的画面,其实会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有些观众就说片子特别花、特别满,看起来很累,整个观影感受不好。这一点是我们未来特别要注意。

问:南河这个角色的动作为何如此跳脱?

田晓鹏:我们这次想有一个突破,想通过这个人物挑战一下动画的极限。大家都知道,相比二维动画的夸张,三维动画的表演通常比较工整,我们想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想看看三维动画的表演到底能疯狂到一个什么程度。但我们现在也看到很多批评,比如觉得南河过分聒噪,本应该为剧情服务,但有时候表演过于夸张抢戏。

或许因为我们都是动画师出身,有些画面,大家看到会觉得奇怪或疯狂,但从我的角度讲,我特别想感谢也想夸奖动画师们对极限的挑战。这种创造性的尝试,对未来的国产动画可能是有帮助的。

问:这部电影为什么做了七年?

田晓鹏:这七年,我们其实在各方面走了很多弯路。我们一开始想得挺简单,觉得做一部原创也就三四年,毕竟当时已经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经验。但真的做起来,才发现当年做《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底子已经不够用,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开始。像片头那段鱼群漩涡就做了两年多,那时基本就花光了前期投资。我们自己也吓了一大跳,觉得如果都做成这样,这个片子什么时候才能做完,最后得花多少钱?但是执念已经到那了,还是得咬紧牙关继续做。

我们确实是有野心的,总希望不仅仅能完整地讲一个故事,还要有匹配得上的画面,更想挑战一下中国现有的动画基础。这个野心可能有点过大了。

问:有没有借鉴宫崎骏动画?

田晓鹏:正好借此说一下深海大饭店的由来。我们最早做这条船的时候,思路是想把它做成特别科幻感的一条船。后来随着故事的演变,船的设计也改了很多次。现在大家看到的船像一条鲸鱼,身上长满了珊瑚和植被,顶上还有一个像小岛似的东西。这个小岛曾经很死板,后来有人提出,能不能让它有一种呼吸感。结果做完后动起来,大家突然觉得有点像《哈尔的移动城堡》。

虽然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不曾有意去致敬或学习,但你做来做去,似乎都逃不脱大师的影子。人家早在很多年前就把很多可能性都做出来了,除非你真的是一个天才,你才能全面地突破他。

但是,哪怕整个设计里只有一点小小的自己想要的东西,日积月累起来,就可能慢慢形成我们自己的审美。

问:片末“快醒醒,散场了”的字幕是啥意思?

田晓鹏:这是我一个小小的恶趣味。我在做片子最后剪辑的时候,因为看了太多遍,所以挺犯困的,于是就在最后打字幕的时候加上“快醒醒,散场了”,希望同事看到这儿的时候会觉得欣慰。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观众看到这里会觉得好像刚做完一场梦,准备回到现实世界。

说到恶趣味,大家记得南河吃鞋的镜头吗?那里的表情和动作本有更多,但最后都剪掉了,还挺可惜的。我个人很喜欢这个镜头,而且我们动画师做吃鞋的动作做了很久。这倒不是出于恶趣味,而是单纯从动画表演的趣味来说,觉得这个很有意思。

【档期与回本】

现在离回本的目标还比较远

很多深爱《深海》的影迷,觉得《深海》在春节档上映是“吃亏”的。影片超越了一般动画片的套路,也不是一部合家欢电影,若是改到别的档期上映,可能会有更好的票房。有些影迷甚至担心,经此一役,田晓鹏未来会否彻底放弃自我表达。对此,田晓鹏表示,所谓的妥协并非放弃自我,而是学会如何更好地尊重观众。

问:为何会选在春节档上映?

田晓鹏:我们在去年的暑期档和国庆档都想上,但是没能上得了。从整个公司的状况来讲,我没有退路了。确实也考虑过春节档放这个片子,会不会让大家心情不太好,它确实也不是一个合家欢的东西,但是我们坚持不到下一个可能的档期了。

上映之前就知道排片大概会是什么情况,这些天每天都很焦虑,但还是得接受现实。其他的片子确实都很棒,火有火的道理。而我自己,没能做出一个让自己觉得满意、让大家都觉得值得的电影,心里还是挺愧疚的,对不住大家!我觉得这个票房和反馈打醒了我。有些事情如果早一点明白,我可能会做一些妥协。

问:《深海》目前票房能回本吗?

田晓鹏:具体的成本不太好回答,但确实很高,现在离那个目标还比较远,这是实话实说。但这部影片问世,对我来说,得到了一些我想要验证的答案。下一步如果有可能,我会做一些对得住投资人、对得住家人、对得住公司这么多同事朋友的电影,会更商业化一些。

换句话说,我会更考虑观众的感受。电影是一个商品,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过分自我,总是期待自己做的东西,即使有点超前,即使有点实验,但观众还是愿意接受。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不管你在作品里夹杂了多少个人表达或者先锋实验,首先还是要让观众接受。

问:未来会牺牲更多个人风格吗?

田晓鹏:我知道大家特别担心我因为这个作品受到打击,会过分地向商业妥协。其实不会,我做一个作品,首先还是得过自己这一关。得是我喜欢的表达,得是能感动我的情感类型,我才会去做。比如有人说我不擅长做喜剧,我完全接受。做喜剧,一是需要天分,二是你得相信这个事。我自己是不太相信喜剧的,所以做出来的节奏和包袱都不太到位。自己都不能感同身受的东西,还是别做,这也是我的一个教训。

我所说的妥协,更多是指开放性地听取意见,把自己太过实验性的东西控制一下。动画师出身的人确实容易对动画本身有执念,比如画面好不好看,细节到不到位,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的节奏和故事走向。

问:如何看待毁誉参半的评价?

田晓鹏:我知道很多人支持《深海》,但我更愿意听到很真实的批评。说到底,那些负面意见还是因为大家看完之后从心里觉得片子没达到预期。这些观众在提意见的时候,能更清楚地指出片子的问题在哪,而这一点我非常需要。虽然对《深海》来说已经晚了,但是今后的路我就知道该怎么走。

当然,我个人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试着理解这部电影的表达,而不是拒它于千里之外。

编辑:李丽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