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中国节·春节】特色音乐里的岭南年⑤|在这两座城市“行花街”,你永远不会去得太晚!
大年初五,我们来听一首写给港珠澳大桥的歌曲《同心圆梦》,由王强进作词,李长青作曲,李白、张朝夕演唱。
海天一色、百舸争流、烟波浩渺。这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如同一条巨龙飞腾在湛蓝大海之上。让我们从广东出发,“走上”这座桥,飞速去到香港和澳门,感受这两座城市的年味。
香港:年宵盆菜利是拿来
香港是个保留着东方文化传统的国际化大都市,每年春节都会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年宵市场、烟花汇演、花车巡游、元宵彩灯会等等。其中,又叫“花市”的年宵市场是香港过年的必备节目之一,历史比维港烟花、花车巡游都要悠久。
年宵市场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市,大年三十通宵开放,正月初一清晨6时结束。这样的时间安排,也方便市民在除夕吃完年夜饭后全家老小齐齐出动“行花街”,逛年宵市场也成为不少香港人过年一定要做的事情。全港最大的维多利亚公园年宵市场,曾创下最高峰时段有超过5万人逛的纪录,在大年三十会有交通管制,禁止私家车前往,周边多条公共线路延长服务时间或通宵运行。
在香港人的团圆饭里,通常会有最能代表香港地道年味的盆菜、年糕。盆菜最上层通常置放如鲍鱼、大虾、牡蛎、蚝豉等高档食材,接着放入冬菇、发菜等,中层放“炆猪肉”,最底层则是鱿鱼、枝竹等容易吸收汤汁的食材。吃盆菜让全家围坐一起,象征合家团圆;食材丰富,以求丰衣足食好兆头;盆菜上台时食物摆得满满的,祝福吃的人赚到“盆满钵满”。
过年期间,香港人还会在家里准备“全盒”,用来盛贺年小吃,一般是圆形,寓意一团和气。全盒分成多个格子,通常把瓜子放在中间一格,主人会邀请客人先尝瓜子,形容抓瓜子的动作为“抓银子”,寓意新的一年里增财添富。
“恭喜发财!利是拿来!”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逗”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的好意头。香港人会派出很多利是,但数额都不会太大,以十块二十块港币居多。
大年初一,许多香港人会扶老携幼前往著名庙宇——黄大仙祠,甚至有不少人在除夕午夜前来排队抢“头炷香”,以求来年顺景,平安如意。
大年初二“车公诞”去车公庙拜车公,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到大埔林村的“许愿树”许愿,在诚心许愿祈福后将宝牒成功抛到树上,祈求愿望成真,也是香港人过年的传统节目。
澳门:“易发”“发财”好兆头
澳门居民原籍粤闽为主,过年习俗基本源自岭南文化与八闽民风。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同样按传统用灶糖之类的贡品来“糊住”灶神之嘴,免得他上天之后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世的坏话。
澳门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因为“廿八”在粤语中谐音“易发”,分外受到商家喜爱,不少老板会在当晚宴请员工吃团年饭,讨万事安全满意、生意兴旺发达的好意头。
到了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
澳门花市通常为期三天,至大年初一凌晨结束。大部分市民都会到花市逛上一圈,市政机构也会在花市所在地的议事厅前举办迎春接福晚会,与花市相互辉映,倍感年味!
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指除夕夜遍燃灯烛,灯火通宵不灭。据说如此通宵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全家打打麻将,看看电视,聊天叙旧,共享天伦之乐,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要吃开年饭,此餐必备发菜(谐音发财)、生菜(谐音生财)、鲤鱼(谐音年年有利有余),寓意生财利路。
从年初四开始,政府部门恢复上班,但一般市民能够持续享用假日探亲访友,喜庆的过节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在陆续发布五首广东原创歌曲MV后,零号音乐厅在元宵节之前还会送上五首经典年俗音乐,让美妙的音乐陪伴您整个新春佳节!
出品人| 杜传贵 林海利
总监制|金旭庚
执行监制|陈亮
导演|阙道华
摄像|谢逸隼 林达乐 余文潇
剪辑|谢逸隼 余文潇
场务|吴皓华
执行|李旖慧 曹园 程茹
文案|林达乐
视频拍摄制作|零号音乐厅
鸣谢单位|广州录8录音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