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塘Video|《茶馆》修复版北影节放映,杨立新冯远征吴刚分享人艺传承精神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驻京全媒体记者 王莉
为纪念1982版电影《茶馆》公映40周年、庆祝北京人艺成立70周年,8月21日晚,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在北京隆重献映《茶馆》修复版,向老舍经典、人艺经典致敬,北京人艺演员杨立新、冯远征、吴刚现身交流,向艺术家前辈致敬。
《茶馆》是剧作、话剧、电影三种艺术形式均成为经典的艺术珍品。1956年,老舍先生创作三幕话剧《茶馆》,以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以茶馆掌柜王利发为线索,每一幕一个时代,展现了戊戌变法后、军阀混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中国三个时代的社会变化。
1958年,《茶馆》首次登上北京人艺舞台,引发轰动。20世纪80年代,《茶馆》代表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自《茶馆》首演以来,60多年过去,依然一票难求。《茶馆》已成为北京人艺的“看家戏”,也是中国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
1982年,电影《茶馆》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谢添执导,于是之饰演的王掌柜、蓝天野饰演的秦二爷、郑榕饰演的常四爷、黄宗洛饰演的松二爷、英若诚饰演的刘麻子等人物形象,至今令观众难以忘怀。1983年影片荣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
映前活动中,出演新版话剧《茶馆》的北京人艺演员冯远征、杨立新、吴刚登台亮相,围绕人艺精神传承和角色塑造心路历程等进行了分享。
20世纪80年代,杨立新曾出演过话剧《茶馆》,对这部剧感情深厚:“今天看这部电影,心里有些不一样的感受。和老艺术家们排练演出时那种耳鬓厮磨的接触,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在他看来,他们排练《茶馆》时比老一辈艺术家们难度要大,因为“他们或多或少经历过那些年代,而我们只有文字和影像资料,以后再排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但他坚信,北京人艺会将《茶馆》一直演下去。
“三四年内,《茶馆》肯定会重新排练。”冯远征认为,“现在这个版本的演员很多已经退休了,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他们在,传承的筋骨就在。排练新版本的话,我相信还是会有老演员在里面,这是一个传帮带的过程。《茶馆》必须传承下去,因为这是代表人艺精神的一部看家戏。”
吴刚则表示:“这些年,我们每年都要演《茶馆》,每次演出也都有新的年轻演员来参加排练,这样能让他们慢慢适应、加入进来。”今年《茶馆》演出期间,吴刚就看到不少年轻演员在舞台边幕处站着看完了全场,“他们是有心人,我觉得有心人应该能够承接住《茶馆》,我看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