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红色起点”!电影《1921》开拓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新性表达
6月9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以“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主题,从叙事方式、创作手法、美学特征、影像表达等不同方面探讨电影《1921》的创作成果与艺术创新,从历史纵深、国际视野、信仰理路、美学逻辑、青春气息、生活质感等多方面给予影片肯定。
专家们普遍认为,电影《1921》通过重塑建党初期的革命先驱,重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起点”,重温党的历史上的重要瞬间,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可视化学习教材,为讲好、讲活党史故事提供了生动范本。同时,专家学者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研究探索重大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参考。
黄建新(电影《1921》监制兼导演)
用“电影”独特的方式展现电影
我参与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的创作,每次都会思考,电影母体的东西一直没有在这一题材的领域里充分展开。从事电影工作的人,目的是用电影来讲好故事。怎样才能讲好故事,将这一题材用故事片的方式来呈现,这对我们来说是特别大的挑战。
电影《1921》主题是基于历史的事实,这些史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它的核心是人。这些人在历史上起的作用太大了,关于他们的研究很全面,从各个维度都有涉及。电影怎样表现这些人,通过触摸他们的情感、思绪、理想、思想,以及行为逻辑和个性,把他们变成电影的特殊艺术载体来表现其丰富性,这都是挑战。
基于这样的挑战,我们产生了创作的原始驱动力,希望能迈出一步。首先,我们把电影主要涉及的十几个历史人物的传记、回忆录等史料找来,深入研究他们的细节,寻找到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分析当时的形势,其中涉及到的一大代表,有两三个在日本、法国、俄国待过,在共产党诞生的前期世界革命已经展开了,在这样的维度上这些人在当时全世界产生最先进思想的地方都待过,他们带来了很多有思想价值的东西。因为有了这个国际背景,我们希望能找到以前不熟知的角度和细节,我们派出了法国工作小组、日本工作小组,找到了许多真实的历史资料,再加上一些基于史实的虚构,就构成了马林这条线和日本这条线,正好表现当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拍完这部电影最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每一个人都是无限丰富的。随着史料的增加和艺术形式的发展,用“电影”独特的方式展现电影,我们都在努力,相信会越来越好。
任宁(电影《1921》制片人)
在深度聚焦中深挖细节
从最初接到这个任务,我们就感觉是挺大的挑战,同时也感受到使命感和意义所在。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担起电影人的责任做这样一部作品,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在电影《1921》的叙事上有三个聚焦。一是时间聚焦。这次我们只讲了1921年,前面一点点1920,后面一点点1922,主题就聚焦在这一年。二是地点聚焦。主题放在了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出发点,包括故事的开头在叙事上来说,从维也纳、东京到湖南、北京,都在讲上海这个名词,然后把故事线汇聚到上海,采用了由散到集中的叙事手法。三是主题聚焦。主题集中讲一大代表和一大会议,聚焦以后的好处在于可以用很多精力挖掘细节,挖掘以前的叙事中没有看到的一面,毕竟要讲这样一个故事,它的目的是为了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但我们又选择了一个小切口进入,其实给这个故事增加了难度。导演、编剧等主创团队在做这个命题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既聚焦又能把这个事情讲清楚,其实挺难的。
关于人物塑造,比如王会悟角色,我们要写这么一个上海的女性,经常会说要提供一些细节,使革命女性不光让大家看到她身上革命性的一面,同时展示她当时作为一个23岁的女孩儿,身上又肩负着这样的重任,会是怎样的所思所想,这个人物在试映过程中反响都不错。当时的女性非常独立、智慧、勇敢,她后来提出了把会议转移到南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百年前追求独立自由解放的新女性的展现也是这类题材里比较少的尝试。
徐粤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文艺工作者为建党百年奉上的真诚之作
一是着力挖掘党史“富矿”,展现清醒的历史观。电影《1921》坚持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方法把握这段历史,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风云大势上认识和反映建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去挖掘史料、选用史料、分析史料、叙述史料,把中共一大成立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的场景进行生动再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这部影片对于营造和烘托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高昂主旋律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青春化展现历史人物,引领青年人生观。《1921》大量起用青年演员,是当代“90”后向100年前“90”后集体致敬,反映出20世纪初“90后”的使命担当,为今天“90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同时,这种青春化的表达,也是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创新措施,是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让青少年更加清醒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原因。
三是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具有出色艺术表现。以小细节反映大历史,小视角展现大人物,小空间折射大世界。影片成功把历史叙述转化为艺术表达,把历史细节与历史整体统一起来,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起来,运用了隐喻、象征、互文、呼应等艺术手法,影片气血丰盈、耐人寻味,是一部成功的完整的电影艺术作品。
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忠于史实与艺术创新相融合
《1921》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生动再现了成为建设新中国伟大开端的建党艰辛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伟大影响,饱含深情地刻画出党的第一代革命先辈的伟大胸怀、崇高理想和英勇献身精神,歌颂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推动现代中国进步中的伟大贡献,并在正确历史观下表现出较大的艺术创造性。
一是宏大性和人民性相融合。影片全景式表现了大历史、大背景、大事件、众多著名革命家和历史人物,对“五四”运动、《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毛泽东在京沪湘的活动、京沪工人运动、成立人民出版社、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以及国内外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围捕等,都有全面的描写,历史大事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同时,影片内涵浸透了深厚的人民性。情节中虽然没有分量较大的人民角色,但影片始终有一种人民中心的精神视角。
二是崇高性与平凡性、多样性相融合。影片充分讴歌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等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起建党、开天辟地中的英雄性,讴歌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奋勇精神。陈独秀、李大钊对发起建党的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李达对《共产党宣言》出版的倾情投入,夫妇二人对一大召开的全力付出,都是影片的亮点。
三是写实性和表意性、理想性相融合。影片在现实主义的底色和紧凑节奏中也有充分的人物内心和表意性的深入表现。如在法国国庆日一场戏,旅法的中国留学生与法国人民一起自由庆祝,同日在上海的毛泽东与法国人一起唱《马赛曲》,却遭到外国巡捕驱赶追打,毛泽东在奔跑中脑海浮现父亲曾经的追打,几组画面隐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对人的压迫,并成为毛泽东坚定投身中国革命的有力衬托。
四是忠于史实与艺术创新相融合。作为重大革命历史片,影片的好看性有较大增强。历史片中加入了很多谍战类型片、文艺片和青春片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厚、深情、快感多种审美感受同在的艺术体验。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在多条线索中清晰呈现历史横断面
两个小时的电影要把建党这一重大事件呈现出来,需要聚焦、聚焦、再聚焦。由于从四面八方和国际国内的各个方面来展现,线索非常多,背景非常复杂,作为电影怎么聚焦,很难把握,对电影《1921》是个挑战。一是具有国际视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只有13个人来参加会议、成立政党,这不仅仅是中国的事情,还是国际事件。影片中从马林到日本的线索,这些线索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历史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电影把这些线索表达出来都是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国际视野。二是事件的清晰性。13个代表聚集在这里开会,成立一个党组织。严格说来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在各种思想的激荡下,人们为了自己的主义和信念,根据各自信仰的思想成立的政党组织可以说如雨后春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今天看来,它的伟大意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历史进程中愈发显示出伟大。《1921》以李达为中心辐射开来,他怎么给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发开会的通知、联系开会的地址等等,开会的过程和事件的清晰性都在影片中得到完整交代。三是人物的清晰性。13个代表是因什么机缘来参加这个会议,很多代表都是基于共产主义学说和信仰,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当时镜头里表现法国国庆,在上海租界里的中国人不能进去,这块土地到底是中国人的还是外国人的,这些镜头也清晰表达了中国当时的处境。
胡智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2021鲜活时代气息下的《1921》
《1921》是2021的《1921》,它符合当下浓烈的时代气质,既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又有发自内心的中国自信、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三个感受比较突出。一是青春感。一批浪漫的年轻人给我们带来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整个银幕充斥洋溢着浪漫的青春气息。二十来岁的一批年轻人,最小的还不到20岁,我们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对拯救中国的激情,对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中国人那种关怀温情,以及他们凑在一起勾肩搭背的友情。毛泽东、李达、王会悟等等,激情、温情、友情和爱情串在一起。这不是青春是什么?只有青春才洋溢着这么浓烈的各种情感,同时与拯救国家、拯救人类、拯救穷苦人的豪迈情感交织在一起。二是时尚感。影片把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作为大背景,当时摩登上海的空间、感觉和时尚,让观众都感受到了。这种时尚感从王会悟的旗袍到张国焘的五四青年服,一把油纸伞、一条红船,以及营造出来的各种氛围、大小场景,都充斥着年轻人对世界的关怀,既青春又时尚。三是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这个片子大到大上海的搭建、十里洋场商业街区、川流不息的人群,小到一副眼镜、一本书、一把梳子、一把伞、一个布包,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个人穿的衣服,都充分还原了当时的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由此可见主创下了很大功夫。影片尽管是群像塑造,但还是凸显了会议召集人李达,给我们印象中的书生李达形象加入了青春、时尚和历史生活的质感,赋予了更多活力。
饶曙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为党的百年华诞唱响礼赞之歌
作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历史剧情电影,《1921》以微观视角介入宏观讲述,对1921年建党前后社会历史进行“横截面”式回顾,讲述了首批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同时将悬念叙事与证据叙事相嫁接,对都市景观与宏大场面进行复原,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之路,挖掘主旋律的吸引力和魅力,从而革新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惯例,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创新性表达。
一是宏观与微观视角:构建差异化的建党图景。首次将“微观”叙述视角提升到与“史诗式”的宏大叙述同等的地位,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这种宏大、全景视野中“小处落笔”的微观视角,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既避免了“建党”题材作品的雷同化表达,又使其得以与经典作品相互补充,形成巧妙的互文叙事。
二是悬念与正剧叙事: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创作团队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置于本位,从文献资料中挖掘到适宜进行艺术化处理、类型化改造的真实事件。
三是都市景观与宏大场面:发掘主旋律的吸引力。《1921》在视觉呈现上也颇有特色,其对老上海都市景观的完美复建,对历史事件“大场面”的生动再现,皆源于创作团队对无数细节的严谨把控和对真实历史质感的追求,而这份执着亦在作品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中得到回报。《1921》创新性表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当下的纪念,在时代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为党的百年华诞唱响礼赞之歌。
李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以“横截面”的电影视角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
一是历史逻辑。沸腾的热血、激荡的青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念,光影淋漓间,一个又一个场景还原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风云变幻。《1921》讲述的是,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推进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二是信仰逻辑。初心在萌芽,信念在激荡。《1921》显然并不只是想简单将中共一大这个大会召开搬上银幕,而是将中国共产党成立放在前前后后诸多历史事件以及时代背景中,告诉观众为什么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最终会做出开创性的决定,他们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和梦想,又遭遇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
三是美学逻辑。1921年,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正处在风华正茂、青春无畏的年纪,这部影片正是从“青春”两个字着手,演绎1921年的“青春实力派”。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彪炳千秋的杰出人物其实在当时都非常年轻——多数都是二三十岁。可以说,他们都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交的“90后”和“00后”,正是这样一群青年人在民族面临危机之时奋起反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戴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影像叙事的充分表达
一是国际化视野。影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置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勃兴的宏阔背景之下进行表现,一一简略呈现发生在奥地利、巴黎、日本等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与国内各类思潮、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结合在一起,对建党的历史必然性有着全景宏阔的表现。二是青春化气息。影片始终洋溢一脉蓬勃的青春朝气,不只是先觉者们年轻的面庞与爱情,更重要的是流淌在他们身上的革命激情,“开天辟地,从无到有”。毛泽东、王会悟的奔跑,通过人物行为、行动、背景音乐、对比等暗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个性与追求。三是纪实性与戏剧性结合。首尾借助丰富的黑白影像史料,史料与片头字幕叠加出现,高效、紧凑,形成历史的纵深感与互文、开放的表达。开篇黑白影像的社会现状通过陈独秀眼睛看到的,纪实与虚构自然衔接、对时代与人物的表现笔墨俭省、一举两得。
邓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
生动还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群像
敢于把镜头对准大家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题材,却又必须在高度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演一场弱情节、弱冲突的开会的戏,结果都在观众意料之中,却要努力给观众一个出人意料的呈现;短短100多分钟,却要塑造一个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群像——电影《1921》在如此多的局限之中,依然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实属不易。这得益于主创团队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总体把握能力、对材料取舍和叙事角度选择的果决性。《1921》遵循历史的逻辑和人性的逻辑,把一批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严谨的、极度简洁的历史教科书上请下来,用细腻、温暖、充满青春气息和人间烟火味道的镜头,还原了他们生动可感的立体形象。从某种意义而言,细节就是本质。影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比如李达坚持要把“百姓”改成“人民”;青年毛泽东两个奔跑的镜头;李达在天台上与对面小女孩的温情对视,等等,看似轻描淡写却极富表意功能,着墨不多却余韵悠长。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
党史题材创作的拓展与创新
一是对建党题材影视剧的创新书写。《1921》虽也概览了历史风云,但将建党这一宏大叙事尽可能地转化为微观的、人文的叙事。如影片的主线不再是围绕风云际会的五四运动等历史风云,而是李达、王会悟夫妻筹备、组织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以此秉持生活化叙事、常人化视角,取得了同类题材的创新性。全片没有再将叙事重点放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这些伟人身上,而是将之前不太被历史关注的李达、王会悟夫妻作为男女主角,通过人物关系带出历史伟人,试图以主角的常人化设定来取得叙事创新。影片首次以国际化视角来呈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还完整演绎出了日本这条线。这种国际化视角使其在同类题材影视作品中拓展出了新意。
二是新主流大片的美学赓续。《1921》对主流价值观多样化、深度化的诠释:人性化,符合当下观众的情感体验。首先,不局限于宏大历史叙事,而是重点表现反映普通人,并以个体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当下的主流观众建立情感上的共鸣。其次,影片还具有很扎实的情感内核,比如毛泽东和杨开慧之间的情感,以生活细节以及情感真实来实现对观众的感染,这种情怀从人性最基本本能的情感出发,具有当代价值,吻合当下的观众情感体验。
李道新(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诗史互鉴、家国天下的高远境界
《1921》在《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建党献礼片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以青年时代的李达、毛泽东、何叔衡、刘仁静等中共一大代表在上海和嘉兴南湖的建党活动为中心,并将其纳入更加深广、生动的国际共运史、中国近现代史与上海独特而又复杂的租界背景,将历史、传记、政论、青春与侦探、黑帮、惊险等类型影片的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呈现出思想的深刻、信仰的魅力与牺牲的悲壮、激情的感召,既感人肺腑,又震撼人心。影片功力深厚、结构严谨、细节精彩、首尾呼应,具有一种诗史互鉴、家国天下的高远境界。
皇甫宜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
以充满情感和诗意的镜头语言,展现情怀与信仰、奉献与牺牲
作为一部人物众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1921》巧妙地把负责筹备会议的李达夫妇作为贯穿人物来展开历史时空和建构叙事,并着重对其精神世界进行了揭示。这样的艺术处理,使影片既有围绕“开会”展开的生死较量,也能对代表性人物的情感进行深入挖崛,更可以通过李达夫妇工作的展开,来不同程度地刻画其他参会代表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从而使得影片的人物虽多却有序,叙事主线清晰。同时,由于李达夫妇的精神世界和追求与其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着许多共通性,因此塑造好李达夫妇的形象,也就为塑造好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这个群像提供了可能性。影片正是通过这样的诗意书写,让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穿越一百年的历史时空,向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英雄致敬!而一百年前这些看上去势单力薄的中国共产党人,也通过这种诗意书写,遥望未来,穿越历史时空,与今天的我们相聚。
胡建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影视风向标”主编)
平民化视角叙事拉近影片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与《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以往建党题材的影视作品相比,《1921》着重截取了1921年这一年的史实,从新颖的视角,详细讲述中共一大的缘起、李达和王会悟等人筹备的过程、上海的罢工运动、海外党员的活动、一大代表的日常生活、开会时出现的波折等。建党前的历史背景和建党后的辉煌历程,都用影像资料一笔带过。《1921》是一次新颖大胆、难能可贵的尝试,主创人员在片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一方面,首次以李达和王会悟筹备会议的过程为叙事主线,能让观众对这一段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详细描写了一大代表到上海后住宿、夜游、聊天等生活化的场景,展现出代表们平凡的一面,是影片平民化视角叙事的体现,能拉近影片与观众的心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