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再造国画花鸟,《在地新生》沉浸式科技艺术展在广州展出

来源:金羊网 作者:艾修煜 发表时间:2021-04-10 21:09
金羊网  作者:艾修煜  2021-04-10
该展览岭南气息十足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图/主办方

2021年4月9日,由第六届岭南书画艺术节组委会主办,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十香园纪念馆承办,广州艺术博物院、岭南画派纪念馆、高剑父纪念馆等权威机构官方支持,数字艺术创新团队ARTLEAD艺立文化与CT.LAB数字体验设计联合出品的国画主题沉浸式科技艺术展《在地新生》,在广州十香园纪念馆正式开幕,面向公众展出。

《在地新生》聚焦国画美学在新介质中的转化表达,旨在打造岭南传统国画与数字科技形式的全新结合。展览以具有岭南在地文化特色的传统花鸟绘画为灵感,在200多幅岭南画派经典国画作品中精选花、鸟、石等意象,结合数码编程、体感交互、三维动画、机械设计,创作出机械花石装置、梦境沉浸空间、虚拟树林等一系列展项。

当观众置身于六个彼此相通的展厅空间,可以感受到别出心裁的妙趣体验:百年前绘在纸上的鲜花,通过机械的身体重新盛开,游人轻抚便会含羞合上;飞过漫漫美术史的鸟雀,在数码的林间栖息,一旦受惊便会翩翩飞去……

权威文博合作,活化岭南宝藏

据悉,展览的举办地“十香园”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近200年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园区曾为清末著名画家居巢、居廉生活、作画及授徒之所,赫赫有名的国画大家、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等就曾在此学习,十香园因此也被称为“岭南画派的摇篮”,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此次,为支持《在地新生》展览创作,十香园纪念馆特别调取大量珍贵馆藏画作、名家手稿等文博资源交付创作团队,在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园区,实现了一次古今对话与价值传承。

同时,作为国内唯一集“国家一级博物馆”与“国家重点美术馆”称号于一身的文博机构,广州艺术博物院也专门从大量岭南书画精品馆藏中调取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等国画大师的画作资源供展览团队使用。有国家顶级文博机构为展览提供最“正宗”的创作原料,观众得以享受耳目一新的文博认知体验。

陈树人画作《紫藤飞鸟》

仅仅让国画动起来,还远远不够

要在传统国画的题材上表达新意思,是否仅仅做到让画中元素或观看视角动起来,再请观众负责围观就可以了?显然,《在地新生》的创作者们想要表达的更多。

展览的引入部分,是一个专为表现“鸟”意象而设计的数字互动空间《追林》,创作素材来自岭南国画大师杨善深的画作《麻雀》。麻雀是一种小型鸟类,胆大活泼,好奇心较强,易近人,但警惕性高。杨善深笔下的麻雀姿态自然、灵动,具有十足亲和力。在《追林》的空间中,创作团队意图在让麻雀“动”起来的基础上,深入研习这种动物在现实中的行为特征,进一步还原它们的自然行为动态。

作品《追林》

为此,团队使用3D数字建模的方式,依照画家的描绘与笔触,为小麻雀重新搭建了外形和骨骼,并依照他们的自然行为特征逐帧还原了起飞、降落、甩头、蹦跳等姿态动作,让原本静止不动的麻雀在观众面前“活”了起来。更令人赞叹的是,这些活灵活现的小麻雀还具有感知人和环境的能力。当观众走近或是发出的声音过大,都有可能把他们从枝头吓得四散飞去。

作品《新梦》

此外,展览还将展示以清末名家居廉的画作为原型的互动机械花型装置作品《花野》;运用花鸟画经典元素,以“撞水撞粉”技法为表现核心,恣意明丽而又梦幻的沉浸空间《新梦》;解构国画画作,需要用特定姿势才能探入其中欣赏,意境深远的装置《秘境》等体验展项。

作品《奇遇》

观众在享受体验乐趣的同时,将潜移默化地领会岭南花鸟画的代表性技法特点,将体验定格在凝视画作时的出神一刻,获得不同以往的国风体验。

玩转大师手稿,特色周边妙趣足

参观完毕,观众还将受邀拿起画笔一起填色,纸上的绘画成果将经历数字化处理,拼贴进一幅拼贴现代图景与传统美术风格融合的数字长卷。观众填色所用电子画稿源自十香园纪念馆特别支持的珍贵馆藏:岭南画派先师居巢、居廉百余年前在十香园为学生授课时所作的动植物写生白描手稿。手稿内容精致、技法高超、气韵非凡,具有深厚的范画教育价值。

展览周边

另外,展览团队还充分考虑各年龄段观众不同的生活方式需求,以岭南国画花鸟元素为出发点,设计了草花盲袋、手账、胶带等一系列富有生活趣味的展览限定周边供观众现场选购。

展览信息

《在地新生》岭南花鸟沉浸式科技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1年4月7日-6月6日 10:00-18:00(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广州十香园纪念馆美术展厅

编辑:小渔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