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 实习生 李昀泽
图/受访者提供
这个木兰是“刺头” |
策划人刘纯 摄影 徐玮伦 |
在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颇受关注的当下,国产动画电影《木兰:横空出世》也将于今年国庆档登陆院线。除了同样以中国传统人物花木兰为主角之外,这两部电影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木兰:横空出世》的背后是一支广东团队,他们用五年时间完成了这部90分钟的三维动画电影。
广东走出了“喜羊羊”“熊出没”“猪猪侠”等知名动画IP,却始终逃脱不出“低幼化”的桎梏。《木兰:横空出世》终于赶上近年国漫的潮流,做出一部以成年观众为目标群体的动画。中国传统人物那么多,为什么选择拍花木兰?迪士尼让花木兰闻名全球,我们的国产动画电影又该如何“出海”?近日,该片出品人陈晴、策划人刘纯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
蹭迪士尼热度?制作历时五年
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即将在9月4日登陆流媒体Disney+,国内预计在8月至9月上映,与《木兰:横空出世》的档期非常接近。但《木兰:横空出世》的项目早在2015年已经立项。刘纯表示:“外界有很多声音说,我们是不是看了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所以才想做这部电影?其实做一个电影是要好几年的,动画的制作周期也长于真人电影。”
《木兰:横空出世》制作历时五年,今年年初拿到上映许可证。刘纯说:“通常而言,国际大片的前期大概是两到三年,后期约十八个月,或者更长。《木兰:横空出世》头两年半都在做前期,包括剧本创作,角色、场景、道具设计以及分镜打磨。我们这次是按一个标准的国际大片制作周期来走的。”
预告片中呈现的木兰,有别于以往忍辱负重的孝女形象,是一个叛逆的“刺头”。刘纯说:“她最初并不是自愿从军的,因此我们觉得,她一开始并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另外,她在军中不仅要防止别人识破自己的身份,还要建功立业,绝对不会是一个单纯的乖乖女。”《木兰:横空出世》最“中国”的部分在于对“为家争光”的展现,刘纯说:“西方价值观强调‘我为我自己奋斗’,中国价值观则更在乎‘我为家里奋斗’。这种价值观几千年来没变过,只是不同年代的实现方式不同,以前可能是嫁个好人家,现在可能是找个好工作。我们希望把古代女性和现代女性的价值观统一到木兰这个人物上。”
传统IP受宠,国漫还“在路上”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里暴躁冲动的悟空、《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木兰:横空出世》里大喊“我要立下军功,为花家长脸”的木兰,近年多部国产动画电影都尝试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中国传统人物。在《木兰:横空出世》出品人陈晴看来,这是国产动画从业者逐渐摸索出来的共识:“我们没有办法回避残酷的市场现实。之前有挺多质量不错的动画电影,但因为IP知名度不够,在市场上被淹没了。就国内目前的情况而言,不是大IP就很难形成好票房。”但他也认为原创IP非常重要:“公有IP总会有耗尽的时候。我们也在积累力量进行原创IP的开发创作,这是我们做动画的目标。”
“国漫”被讨论得热火朝天,但这个概念真正受到市场关注也不过是近四五年的事。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收获了9.56亿元票房,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吸引了一批热钱涌入动画行业,陈晴称:“这部片子的力量把动画投资拉到以往几倍的高度。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人才都聚集到动画电影行业了。”但在陈晴看来,《大圣归来》也让中国动画人经历了从看见曙光到希望破灭的过程,“在《大圣归来》的鼓舞下,一些不具备创作能力的公司也获得了投资,之后因为没有扎实的故事,这些公司就黄掉了。到了2017年,国产动画进入了低谷期。”四年后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把国产动画带到了50亿元体量的票房,没想到又遇到了疫情:“很多团队本来准备年后做的大项目没法进行,也有一些公司因为疫情而倒闭了,做动画的人才又重新流回游戏行业。”
尽管如此,多部国产动画的成功的确为动漫产业赢得了市场的关注。但陈晴认为,国漫仍然“在路上”。他并不讳言如今的国产动画很容易陷入模仿和借鉴的争议中。“我认为目前的国产动画带有一点外国痕迹是正常的,因为三维动画电影本身就源自美国,我们都受其影响。如果说真正纯原创的‘国漫’,那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在他看来,《大圣归来》《哪吒》《白蛇:缘起》是国漫标杆,但总体而言国产动画仍未形成统一的风格,“希望以后我们能够逐步形成一套真正属于国漫的体系,有一个共同目标,但有不同的表达手法。”
做动画电影,不能只憋大招
《木兰:横空出世》的出品方是广东金川文化。翻看金川文化的履历,大多是《美人鱼之海盗来袭》《白雪公主之神秘爸爸》《新灰姑娘》等以西方童话为基础的动画电影,画面风格非常“迪士尼”。《木兰:横空出世》是该公司首部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公司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
跟许多广东公司一样,金川文化非常务实。刘纯坦言不能把整个公司都赌在一部片子上,“业内也有同行,几年憋一个大招,就指望这个片子的票房,结果就赌输了。像《哪吒》这样赌赢的例子屈指可数。”
金川文化找到一条比较保险的道路。公司目前的业务分成两大块:国外团队主要负责欧美题材,金川文化在好莱坞设立了创作研发基地,与国外的动画专家合作,同时进行全球版权销售的探索;国内团队则聚焦在中国传统故事上,除了准备上映的《木兰:横空出世》,一部以敦煌飞天为题材的新作品也正在开发中。
《新灰姑娘》《白雪公主之神秘爸爸》等欧美题材的作品主攻海外市场,这些大多是中小体量的合家欢电影,为金川文化带来较为稳定的资金以及大量海外发行经验。海外有成熟的预售体系,可以降低动画制作公司所承受的风险。项目前期,金川文化通过预告片、海报等物料寻找买家。通常买家会预付一个MG(minimum guarantee最低保障金额),如果最终票房高于MG的话,金川文化将持续获得分红。此做法不仅可以保障制作经费,同时也可以试探该项目的市场价值,有利于及时调整制作规模。这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帮助公司平稳运行,也给了金川文化制作《木兰:横空出世》的底气,刘纯说:“我们在2015年筹备这个项目的时候,面向成年观众的国漫还没有成功先例。但我觉得不管如何都要先把这个片子做出来。起码我们可以将它卖到国外去,保证一定的收益。”
国漫想“出海”,得先完善体系
“我们跟国外的团队合作,一方面想学学怎样做一部更好的片子,另一方面也借此探索国外发行渠道的开发和运营。”在与海外创作者和买家打交道的过程中,陈晴对“国漫出海”也有了不少体会。一开始,公司拿中国传统题材的项目跟海外谈合作,没想到完全谈不拢:“在《大圣归来》出来之前,我们就曾尝试跟国外团队商量做一个美猴王的故事,但很多外国人根本不知道孙悟空,这是非常出乎我意料的。所以我们选择先做白雪公主、灰姑娘等他们熟悉的题材。”
“后来我们发现,只有木兰是全世界都可以接受的。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输出成功了,而是因为迪士尼在1998年做了《花木兰》这部片子,并在全球进行推广。”陈晴坦言,单靠一部作品,很难谈文化输出;国漫要“出海”,必须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想要进入国外市场,一定要有国际的发行渠道、宣发体系、还有知名的厂牌。假如当年《木兰》不是迪士尼出品,不可能成为被全球广泛接受的IP。中国观众觉得非常好的作品,外国观众不一定认可,他们认同的可能是更接近迪士尼、皮克斯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文化差异。迪士尼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一些在西方大受欢迎的作品,在中国则反响平平。当然也有《寻梦环游记》《疯狂动物城》等风靡全球的例子,我们其实也在寻找一个东西方都能接受的核心密码,希望能找到一个全球通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