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推出选角综艺《我要上外剧》,20岁《外来媳妇本地郎》招新了!

来源:金羊网 作者:艾修煜 发表时间:2020-07-24 16:11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实习生 张晓芬

图/节目组提供

2020年,广东出品的著名长寿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以下简称《外》剧)将迎来开播20周年的里程碑。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携手广视传媒,举办了大型选角综艺《我要上外剧》,为《外》剧选拔新人,增加新鲜血液,首期节目将于7月25日21:40在珠江频道播出。

主持人与部分选手

选新角,为“长寿剧”注入新活力

“二十年,正青春”,是《我要上外剧》节目组提出的口号。

节目监制阮爱华表示,节目初衷就是要为《外》剧注入新的活力:“放眼亚洲,没有第二部情景短剧是持续制作、播出了20年的……很多人都惊讶于《外》剧的生命力,也有不少人认为它需要一些新的突破。在20岁这个关口,我们希望给《外》剧注入新的活力,引入有特点、有人气的新演员以及新的故事线,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来围观、讨论。”

节目组的招募迎来了积极响应。剧组透露,海选报名开启不到一个月,就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1200余人报名参与,有五岁的孩童,也有花甲老人,有专业演员,也有工程师、网红等业余爱好者。

目前,经过10场线上甄选和两场线下battle,30位选手冲出重围,站上突围赛的舞台。据悉,最终经过抢位赛、决赛胜出的冠军,将获得50集的《外》剧演出合同,其他优秀选手也将根据表现参与《外》剧的演出。

《我要上外剧》的节目评审由《外》剧资深主演轮番担任,虎艳芬(苏妙婵饰演者)、禤智红(唐小姐饰演者)、彭新智(康祈耀饰演者)、宋嘉其(宋赟饰演者)、丁玲(常香兰饰演者)等纷纷现身,他们既要代表剧组把关“选角”,对新人选手的表演进行点评、示范,还要亲自上场助力表演,鼓励和支持追逐演艺梦想的诸位选手。

虎艳芬(苏妙婵饰演者)
彭新智(康祈耀饰演者)
丁玲(常香兰饰演者)

标准多,有实力和观众缘最重要

什么样的选手能够打动评审获得青睐?各位评审的选角标准又是什么呢?

虎艳芬表示,年轻人最紧要的是要有扎实做事的态度:“演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风光,不要有一夜爆红的贪念。我不喜欢没有演技光靠流量的人,这对那些用心学戏、花功夫用本事去征服观众的演员很不公平。”

她认为《外》剧这种生活化的情景喜剧,恰好有利于年轻人上手:“《外》剧扎根本土,贴近民生,特别有亲和力,可以给新人土壤——你就先演跟自己贴合的角色,演好自己。”外形上,虎艳芬也不追求俊男美女:“所谓的‘歪瓜裂枣’可能有好味道,相貌不占优势的演员,观众有可能更喜欢。”

禤智红则期望:“《外》剧拍了20年,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剧组,希望新人能够完全融入到这个大家庭,表演方式能符合《外》剧的调性,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带来新鲜感。”

宋嘉其总结两位评审的风格:“虎老师的风格是‘爱之深责之切’,她本人是专业话剧演员出身,对表演看得很认真,包括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她希望选手们能够有过硬的表演基础。禤智红则是时而狠狠地给你两‘枪’,时而照顾你一下,摸摸你的头。”至于自己,“佛系”的宋嘉其对有即兴能力、临场反应出色的选手格外喜欢:“看他们能不能接得住戏,同时把‘球’扔回给对手演员,让戏流动起来。”

评审助力选手表演

彭新智最看重选手是否有观众缘:“有观众缘,才能让观众记得住,才会有发展空间,否则就算演得再好,也只能局限在故事中,不能发出个人光彩。”

作为以粤语为主要表演语言的情景剧,不懂粤语的外地演员想要加入会不会因语言而受限?彭新智认为“语言确实是个很大问题”,但不至于“受限”:“受限的是人心,剧名叫《外来媳妇本地郎》,说的就是不同文化的交织碰撞,粤语也好,普通话也好,甚至外语,剧里都有出现。”

二十年,热爱是坚持的原动力

2000年4月18日开拍,同年11月8日开播,不知不觉中,《外》剧已经播出近4000集。戏里的康伯康婶年事渐高,戏份渐少;二佬阿宗也已在去年和观众正式告别;广东人“睇住大”的康天庥戏里戏外均步入了婚姻殿堂……

禤智红表示:“一年年就这么顺理成章地过来了,经常有观众跟我们说‘我是看着你们的戏长大的’。我们作为演员,也想对观众说‘我们也是看着你们长大的’。”

“二十年如一日”饰演苏妙婵一角,虎艳芬坦言这是件“幸运又不幸”的事儿:“20年只演一个角色,对一个演员来说是退步,说实话,也很枯燥。毕竟,出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才能丰富舞台阅历。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我自己也觉得很难解释,唯一的原因就是热爱这个剧组、热爱这个家吧。”

尽管角色没变,但虎艳芬表示如今戏里戏外的心态和境地都大不一样:“我刚进剧组的时候,30多岁,戏里的苏妙婵还是小媳妇,一家三口齐齐整整,小打小闹……20年后的现在,苏妙婵的老公去世了,儿子也结婚了,她很孤单。”

眼下,虎艳芬在戏外也承担起一个“大家长”的角色,为《外》剧的发展延续操心劳力:“戏里,苏妙婵要支撑一个小旅馆;戏外,我作为老演员,要去守护《外》剧。因为老二(郭昶)的心愿是希望这个戏长久地走下去,他爱《外》剧这个大家庭,我作为他戏中的妻子,也要去支撑这个剧组、维系这个家。”

虎艳芬示范表演

彭新智表示,经典离不开坚持和积累:“就算《外》剧哪天停了,也已经是一座丰碑。这些年,最大唏嘘就是有些很优秀的演员走了,比我们年长一辈的演员也八十多岁高龄了,有时候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们未来的影子。但是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还有观众在看这个戏,还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来参演。”

在彭新智看来,《外》剧还有很多开发空间:“它已经不单单是个情景剧,还有很多‘文化标签’,除了《我要上外剧》这类配套综艺,它还可以做更多拓展,衍生物可以有很多……《外》剧是个有积累有沉淀、值得经营和包装的文化大IP。”

编辑:多诺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新政助推海南旅游复苏提质、领跑全国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试驾全新传祺GA8:新旗舰轿车该有的样子

  • 荣威R ER6预售,荣威iMAX8、荣威i6 MAX全球首次亮相 2020-07-24
  • 荣威i6 MAX内饰曝光 智能座驾+3㎡全景天幕 2020-07-22
  • 五菱品牌首款概念车宏光侠亮相成都车展 2020-07-22
  • 夏季如何降低汽车自燃? 看看专家怎么说 2020-07-22
  • “坦克·WEY”平台首款越野SUV车型成都车展全球首秀 2020-07-21
  • 长城汽车发布"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品牌 2020-07-20
  • 比亚迪宋PLUS亮相 全新龙颜+悬浮内饰 2020-07-20
  • 秦Pro超越版都市品鉴沙龙东莞站成功举办 2020-07-20

创维OLED电视S81 Pro亮相,AIoT生态再添一名干将

  • 海信空调公布新冷年战略:将推PRO版本新风空调 2020-07-23
  • 国美携手央视新闻开启31省份巡回带货直播 2020-07-22
  • 聚焦反诈普法教育,大鹏教育科技助力普法教育内容升级 2020-07-17
  • 儿童电动平衡车真的适合儿童吗? 2020-07-16
  • 格力电器净利预降五成 美的追赶终端市场份额 2020-07-16
  • 嘀哩嘀哩创始人被批捕 播放《混沌之子》等侵权动漫作品200余部 2020-07-16
  • 广东传统产业依靠数字化转型“转危为机” 2020-07-15
  • 移动互联网下的新营销场景:品牌发展将进入5G智媒时代 2020-07-13

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契丹印象”:公主面具驸马璎珞亮相粤博

  • 八十奖项来“选美”!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评选启动 2020-07-17
  • 传递关爱,弘德立人 2020-07-06
  • 大馆带小馆!广州艺博院与高剑父纪念馆共同弘扬岭南美术精神 2020-07-05
  • 西沟纪兰 2020-06-28
  • 《文学的日常》:跟随“镜头”走近这些一线大咖作家…… 2020-06-16
  • 在这里,他听不见世间喧嚣,却深知人情冷暖 2020-06-12
  • 定了!2020上海书展将于8月12日至18日如期举行 2020-06-16
  • “我哋广式”云开张!广州非遗传承人集体“触网”,直播展示购物都来啦…… 2020-06-11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金羊图库
  • 日本多处建筑亮奥运五环色 纪念东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
  • 巴勒斯坦居民岩石小山上打造私家泳池
  • “拐杖医生”浙江乡村行医44载:方便病人再累都值得
  • 安徽同大镇石大圩发生决口 洪水漫过附近乡村
  • 关闭177天后故宫博物院开放室内展厅
  • 科学家绘制有史以来最大3D宇宙地图
  •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巴西启用“高级隔离担架”
  • 坚守半个世纪的浙江“一元村医”吴光潮 看病拿药只需一块钱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中国外交部通知美方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2020-07-24 12:00:25
暑期到涉诈骗学生案频发 不法分子多借手游网游行骗
2020-07-24 06:49:40
大湾区重要互联互通项目 花莞高速增江特大桥合龙
2020-07-24 06:32:02
2023年起广州全市全天禁止老旧机动车通行
2020-07-24 06:27:52
占比仅四成多 广州将多渠道增加公办幼儿园资源供给
2020-07-24 06:24:2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推出选角综艺《我要上外剧》,20岁《外来媳妇本地郎》招新了!
金羊网  作者:艾修煜  2020-07-24
“二十年,正青春”,是《我要上外剧》节目组提出的口号。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实习生 张晓芬

图/节目组提供

2020年,广东出品的著名长寿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以下简称《外》剧)将迎来开播20周年的里程碑。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携手广视传媒,举办了大型选角综艺《我要上外剧》,为《外》剧选拔新人,增加新鲜血液,首期节目将于7月25日21:40在珠江频道播出。

主持人与部分选手

选新角,为“长寿剧”注入新活力

“二十年,正青春”,是《我要上外剧》节目组提出的口号。

节目监制阮爱华表示,节目初衷就是要为《外》剧注入新的活力:“放眼亚洲,没有第二部情景短剧是持续制作、播出了20年的……很多人都惊讶于《外》剧的生命力,也有不少人认为它需要一些新的突破。在20岁这个关口,我们希望给《外》剧注入新的活力,引入有特点、有人气的新演员以及新的故事线,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来围观、讨论。”

节目组的招募迎来了积极响应。剧组透露,海选报名开启不到一个月,就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1200余人报名参与,有五岁的孩童,也有花甲老人,有专业演员,也有工程师、网红等业余爱好者。

目前,经过10场线上甄选和两场线下battle,30位选手冲出重围,站上突围赛的舞台。据悉,最终经过抢位赛、决赛胜出的冠军,将获得50集的《外》剧演出合同,其他优秀选手也将根据表现参与《外》剧的演出。

《我要上外剧》的节目评审由《外》剧资深主演轮番担任,虎艳芬(苏妙婵饰演者)、禤智红(唐小姐饰演者)、彭新智(康祈耀饰演者)、宋嘉其(宋赟饰演者)、丁玲(常香兰饰演者)等纷纷现身,他们既要代表剧组把关“选角”,对新人选手的表演进行点评、示范,还要亲自上场助力表演,鼓励和支持追逐演艺梦想的诸位选手。

虎艳芬(苏妙婵饰演者)
彭新智(康祈耀饰演者)
丁玲(常香兰饰演者)

标准多,有实力和观众缘最重要

什么样的选手能够打动评审获得青睐?各位评审的选角标准又是什么呢?

虎艳芬表示,年轻人最紧要的是要有扎实做事的态度:“演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风光,不要有一夜爆红的贪念。我不喜欢没有演技光靠流量的人,这对那些用心学戏、花功夫用本事去征服观众的演员很不公平。”

她认为《外》剧这种生活化的情景喜剧,恰好有利于年轻人上手:“《外》剧扎根本土,贴近民生,特别有亲和力,可以给新人土壤——你就先演跟自己贴合的角色,演好自己。”外形上,虎艳芬也不追求俊男美女:“所谓的‘歪瓜裂枣’可能有好味道,相貌不占优势的演员,观众有可能更喜欢。”

禤智红则期望:“《外》剧拍了20年,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剧组,希望新人能够完全融入到这个大家庭,表演方式能符合《外》剧的调性,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带来新鲜感。”

宋嘉其总结两位评审的风格:“虎老师的风格是‘爱之深责之切’,她本人是专业话剧演员出身,对表演看得很认真,包括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她希望选手们能够有过硬的表演基础。禤智红则是时而狠狠地给你两‘枪’,时而照顾你一下,摸摸你的头。”至于自己,“佛系”的宋嘉其对有即兴能力、临场反应出色的选手格外喜欢:“看他们能不能接得住戏,同时把‘球’扔回给对手演员,让戏流动起来。”

评审助力选手表演

彭新智最看重选手是否有观众缘:“有观众缘,才能让观众记得住,才会有发展空间,否则就算演得再好,也只能局限在故事中,不能发出个人光彩。”

作为以粤语为主要表演语言的情景剧,不懂粤语的外地演员想要加入会不会因语言而受限?彭新智认为“语言确实是个很大问题”,但不至于“受限”:“受限的是人心,剧名叫《外来媳妇本地郎》,说的就是不同文化的交织碰撞,粤语也好,普通话也好,甚至外语,剧里都有出现。”

二十年,热爱是坚持的原动力

2000年4月18日开拍,同年11月8日开播,不知不觉中,《外》剧已经播出近4000集。戏里的康伯康婶年事渐高,戏份渐少;二佬阿宗也已在去年和观众正式告别;广东人“睇住大”的康天庥戏里戏外均步入了婚姻殿堂……

禤智红表示:“一年年就这么顺理成章地过来了,经常有观众跟我们说‘我是看着你们的戏长大的’。我们作为演员,也想对观众说‘我们也是看着你们长大的’。”

“二十年如一日”饰演苏妙婵一角,虎艳芬坦言这是件“幸运又不幸”的事儿:“20年只演一个角色,对一个演员来说是退步,说实话,也很枯燥。毕竟,出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才能丰富舞台阅历。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我自己也觉得很难解释,唯一的原因就是热爱这个剧组、热爱这个家吧。”

尽管角色没变,但虎艳芬表示如今戏里戏外的心态和境地都大不一样:“我刚进剧组的时候,30多岁,戏里的苏妙婵还是小媳妇,一家三口齐齐整整,小打小闹……20年后的现在,苏妙婵的老公去世了,儿子也结婚了,她很孤单。”

眼下,虎艳芬在戏外也承担起一个“大家长”的角色,为《外》剧的发展延续操心劳力:“戏里,苏妙婵要支撑一个小旅馆;戏外,我作为老演员,要去守护《外》剧。因为老二(郭昶)的心愿是希望这个戏长久地走下去,他爱《外》剧这个大家庭,我作为他戏中的妻子,也要去支撑这个剧组、维系这个家。”

虎艳芬示范表演

彭新智表示,经典离不开坚持和积累:“就算《外》剧哪天停了,也已经是一座丰碑。这些年,最大唏嘘就是有些很优秀的演员走了,比我们年长一辈的演员也八十多岁高龄了,有时候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们未来的影子。但是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还有观众在看这个戏,还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来参演。”

在彭新智看来,《外》剧还有很多开发空间:“它已经不单单是个情景剧,还有很多‘文化标签’,除了《我要上外剧》这类配套综艺,它还可以做更多拓展,衍生物可以有很多……《外》剧是个有积累有沉淀、值得经营和包装的文化大IP。”

编辑:多诺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谈社区治理:提高社区效能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
15:52
总书记给他们“谈谈心、鼓鼓劲”之后,他们想说……
15:52
新闻多一点|总书记为何这样关心“耕地中的大熊猫”
10:42
大湾区重要互联互通项目 花莞高速增江特大桥主体完工
08:02
【岭南文史】粤菜百年:誉满京津沪 香传海内外
08:02
粤菜师傅培训1.7万人次 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08:02
深圳恢复“限外”首日交通拥堵明显缓解 下周起实施处罚
08:03
暑期到涉诈骗学生案频发 不法分子多借手游网游行骗
08:03
政策“发力” 企业“给力” 广东进出口总额增速回到正增长区间
08:03
深圳体检买单可“走医保” 网游要先过“健康关”
08:04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