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2019主持人大赛:比赛类综艺本来的模样?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蒋肖斌 发表时间:2019-11-12 09:58
分享到

比赛类综艺节目已经很久不叫大赛了,就像选手不称选手、评委不称评委,晋级淘汰的方式也不是打分排名,而是转身拍灯……所以,当主持人撒贝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话音落下,观众如同遇见熟悉的陌生人。

从10月26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在央视一套播出。刚播第一期时就上了热搜,网友评价,整套流程像是主持人招聘大会:1小时36分的节目时长,包含17位评委介绍和12位参赛选手各两个环节的个人展示,然后评委现场给出建议并打分,最后按分数排名淘汰。

卖人设?煽故事?公布结果前制造悬念顺便插播广告?不存在的。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点评嘉宾康辉说:“在播出时间很有限的情况之下,当然希望给观众的都是干货。”专业评审敬一丹说:“我以为比赛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

总之,在2019年深秋,一档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节目,时隔8年重回舞台,还是熟悉的配方,却又真的不一样了。

主持人的价值不是把自己的故事摆出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主持人大赛”)原名《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从1998年起举办过6届,走出过张泽群、鞠萍、撒贝宁等家喻户晓的名主持。这一次是第七届。

在本届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节目中第一个出场的新闻组选手姚轶滨,中国传媒大学科班出身,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做这行的都知道这个比赛的分量,我等了好久。”上一届大赛,姚轶滨刚从英国念完硕士回来,没赶上报名,没想到一等8年。

从报名开始,姚轶滨就发现节目组对选手的身份不太在意,“报名就填表,前采的时候也不问你有什么故事,上去就比,下来就打分。录的时候觉得节奏很快,没想到播的时候更快”。但姚轶滨很喜欢这样简单直接的过程:“每个选手都是抱着一颗要赢的心来的,要把自己最好的专业拿出来。”

文艺组选手龚凡从小就有做主持人的梦想。她是一名纯工科生,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学的软件工程,研究生学的系统工程。之前与主持人最密切的关联是参加过山东卫视一档主持人选拔节目,获胜后主持了2016年山东卫视春晚,在此之前,所有的主持仅限于学校活动。

龚凡觉得,自己的故事也许能形成一些“人设”标签,但作为一个主持人,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我相信一个人的经历,最终能内化成你的眼界、你的表达、你在舞台上的一切,这才是你的价值,而不是把自己的故事摆出来”。

作为大赛专业评审,敬一丹还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她把主持人大赛看成一项业务,“它就应该是专业的——专业的展示、专业的衡量”。“有的节目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表达主题,而主持人大赛要考核的是主持人讲故事的能力。主持人本身是一个传播者,并非故事主角。”

在康辉看来,如果一档节目只让人记住了主持人,反倒是这个主持人失败的地方,而且主持人大赛只是没有设置专门环节,并非完全舍弃讲故事。“参赛选手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成长经历,他们在表达中就会带出故事,比如,有的去过新疆偏远的县里支教,有的当过很长时间的记者。选手在台上和主持人、评委交流,这个过程也是在讲故事。”

以前只是选拔主持人,现在探讨时代的需求

在敬一丹看来,主持人大赛不仅考选手,还考评委,如何挑选出更适合今天这个时代要求的主持人。她1988年刚到央视的时候,是主持人中的第一个研究生,而在本届主持人大赛中,选手普遍学历较高,几乎一半是硕士学历,“良好的教育背景,会让人更有根底,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除了学历高,曾经的央视主持人,必然是科班出身,而现在“干什么的都有”,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职业。纯工科出身的龚凡说:“我讲人工智能,我的学科背景让我能更懂这个专业、表达更准确;同时我能把专业讲得更通俗易懂,让观众更易接受。”

曾经的《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改名为“主持人大赛”,去掉了“电视节目”的限定,也体现了融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新要求。敬一丹说:“多元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是主持人群体的需要,让这个群体更加多样、丰富、立体,也适应现在变化着的节目。”

在比赛过程中,80后姚轶滨明显感受到了“代际差异”。第一期节目前最后一场淘汰赛,120进60,选手年纪从20岁出头到40多岁。“年纪比较大的,穿的是西装等传统的新闻主持人的衣服,而年轻人的衣服就会更时尚更有个性,有穿短裤的、小马甲的。还有一个选手拿着自拍杆记录了自己参赛的全过程,做成了Vlog”。

在个人展示环节,姚轶滨准备的是电视产品,有的选手带来的是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以前可能就是选拔主持人,现在无论是选手、评委,还是节目组,都在探讨这个时代的问题——大家到底需要怎样的主持人,我们会不会被技术所取代”。

并不是哪一种形式更好,只是每个阶段观众审美不同

这一届年轻人觉得主持人大赛“硬核”,但在多年以前,比赛类节目都是这个模样,“讲故事”反倒是之后的创新——而且在最初出现时,观众也十分买账。只是当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审美疲劳就出现了。“并不是哪一种形式更好,只是每个阶段观众的需求和感受不同。”康辉说。

面对好评如潮,康辉笑说,才播两期,不着急,再看看。“并不是所有的综艺,包括选秀类节目,都要变成主持人大赛这种‘直截了当’的形式。所有的节目都是向观众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在这样的目的和宗旨之下,一切变化都有可能”。

有网友说,只有央视的“超豪华阵容”,才能保证主持人大赛无须任何花哨,就能如此好看。“很难有一个比赛能像这样,把全国行业内最好的人才集合到一起。比赛要展示的东西真的太多,不必再有额外添加。”姚轶滨说。

主持人大赛内行看门道,普通观众看什么?康辉觉得,一是让大家更多了解这个职业,“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当主持人,但可能看到的只是这个行业中非常美好的一面”;二是希望大家了解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所有的人是什么态度。

敬一丹说,选拔主持人有不同途径,主持人大赛是方式之一,在一段时间里会有比较强的吸引力。但也有一些主持人是慢热型的,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释放。“这次做评委,我就在想,假如是我,肯定不会脱颖而出。我就适合从记者做起,然后慢慢成为主持人”。

康辉说:“站在舞台上的每一个选手,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一种自信。我经常想,如果对调一下位置,我在他们的年龄,我敢不敢?其实不能完全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这种自信和勇气也是当代年轻人身上的一种特质,他们不但有梦想,而且有去追逐和实现自己梦想的一股劲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Giabu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凉了,约一场“追枫之旅”

  • 又到秋冬时,温泉靓汤别错过 2019-11-11
  • 淡旺季转换多地景区门票价格下调 2019-11-11
  • 11月,出境游最抵时段来了! 2019-11-07
  • 有一种旅行,叫追光!追极光推荐 2019-11-07
  • 加州无花果 分享健康饮食潮流 2019-11-06
  • TWG Tea 以茶入馔新口味 2019-11-06
  • 穗莞深城际铁路即将开通休闲好去处别错过 2019-11-05
  • 梅汕高铁开通一起到梅州“周末游” 2019-11-04

试驾东风悦达起亚全新一代傲跑:内外兼修

  • 奔腾T99华南区域上市 售价14.99-18.99万元 2019-11-11
  • 双11什么值得买?入手纯正备件为秋冬行车保驾护航 2019-11-11
  • 传祺GM8 2020领航款正式上市 售17.98万起 2019-11-10
  • 上汽大众全新凌渡、全新一代朗逸推出视野版车型 2019-11-08
  • 全新Jeep指挥官PHEV上市 最长续航900km 2019-11-08
  • ​揭秘2020款传祺GS8:陪你探寻险峰的无限风光 2019-11-07
  • 比亚迪全新秦/秦EV上市 售价区间5.99万-13.99万 2019-11-06
  • 领克05官图首度曝光 或将于2020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2019-11-06

任正非:华为不是什么都行,仅仅是5G比美国强

  • 水滴公司获颁《财富》中国2019“年度创新公司” 2019-11-11
  • 小米回应传闻:Note 10/CC9 Pro屏幕均为国产,没有国内外区别对待 2019-11-11
  • 三星内存工厂遭遇设备污染:损失数百万美元 2019-11-11
  • 重磅!格力成立电子商务公司,董明珠任董事长 2019-11-11
  • 上市仅三个月,卓胜微成为10倍股 2019-11-11
  • 中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 2019-11-08
  • 华为首席安全官:担心美国的就业机会受到威胁 2019-11-08
  • 快递员薪资公布:上海平均9000+,广州7000+ 2019-11-08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迎来爆发期

  • 国博专列1号线上展五千年中华文明 2019-11-11
  • 金风车插画大赛终评及大众选择奖投票通道正式开启 2019-11-10
  •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亮相上海博物馆 2019-11-10
  • 当罗马神话“穿越”到中国,巴洛克歌剧《赛魅丽》搬进了明代祠堂 2019-11-10
  •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文物数字化需要跨界合作 2019-11-10
  • 刘海粟国画作品展在布鲁塞尔开幕 2019-11-10
  • 法语音乐剧《摇滚红与黑》广州上演 2019-11-10
  • 中国多地满族人士聚长春庆祝传统颁金节 2019-11-10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金羊图库
  • 澳丛林大火致数千人撤离 浓烟在海面筑起“高墙”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暨灭火救援实战演习举行
  • “70年70城联读”香港站活动让市民深度认识中国文化
  • 立冬了!快来晒太阳
  • 多彩秋色“绘”泉城
  • 穿越千年盛世,相遇文化中国 ——《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广州展
  • 日本长野举行一年一度吉祥物大赛
  • 德国拉响“极右警报”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青蒿抗疟”为中医药振兴打响首战
2019-11-12 07:39:24
新兴产业加快集聚 安徽推动制造转向智造
2019-11-12 07:17:19
广东民营企业家:抓住重大发展机遇 为实现中国梦奋斗
2019-11-12 06:53:47
文旅部:今年全国405家A级旅游景区被取消等级
2019-11-12 06:33:50
国家邮政局:"双11"当天全国处理5.35亿快件
2019-11-12 06:33:50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2019主持人大赛:比赛类综艺本来的模样?
中国青年报  作者:蒋肖斌  2019-11-12
它就应该是专业的——专业的展示、专业的衡量。

比赛类综艺节目已经很久不叫大赛了,就像选手不称选手、评委不称评委,晋级淘汰的方式也不是打分排名,而是转身拍灯……所以,当主持人撒贝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话音落下,观众如同遇见熟悉的陌生人。

从10月26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在央视一套播出。刚播第一期时就上了热搜,网友评价,整套流程像是主持人招聘大会:1小时36分的节目时长,包含17位评委介绍和12位参赛选手各两个环节的个人展示,然后评委现场给出建议并打分,最后按分数排名淘汰。

卖人设?煽故事?公布结果前制造悬念顺便插播广告?不存在的。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点评嘉宾康辉说:“在播出时间很有限的情况之下,当然希望给观众的都是干货。”专业评审敬一丹说:“我以为比赛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

总之,在2019年深秋,一档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节目,时隔8年重回舞台,还是熟悉的配方,却又真的不一样了。

主持人的价值不是把自己的故事摆出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主持人大赛”)原名《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从1998年起举办过6届,走出过张泽群、鞠萍、撒贝宁等家喻户晓的名主持。这一次是第七届。

在本届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节目中第一个出场的新闻组选手姚轶滨,中国传媒大学科班出身,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做这行的都知道这个比赛的分量,我等了好久。”上一届大赛,姚轶滨刚从英国念完硕士回来,没赶上报名,没想到一等8年。

从报名开始,姚轶滨就发现节目组对选手的身份不太在意,“报名就填表,前采的时候也不问你有什么故事,上去就比,下来就打分。录的时候觉得节奏很快,没想到播的时候更快”。但姚轶滨很喜欢这样简单直接的过程:“每个选手都是抱着一颗要赢的心来的,要把自己最好的专业拿出来。”

文艺组选手龚凡从小就有做主持人的梦想。她是一名纯工科生,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学的软件工程,研究生学的系统工程。之前与主持人最密切的关联是参加过山东卫视一档主持人选拔节目,获胜后主持了2016年山东卫视春晚,在此之前,所有的主持仅限于学校活动。

龚凡觉得,自己的故事也许能形成一些“人设”标签,但作为一个主持人,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我相信一个人的经历,最终能内化成你的眼界、你的表达、你在舞台上的一切,这才是你的价值,而不是把自己的故事摆出来”。

作为大赛专业评审,敬一丹还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她把主持人大赛看成一项业务,“它就应该是专业的——专业的展示、专业的衡量”。“有的节目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表达主题,而主持人大赛要考核的是主持人讲故事的能力。主持人本身是一个传播者,并非故事主角。”

在康辉看来,如果一档节目只让人记住了主持人,反倒是这个主持人失败的地方,而且主持人大赛只是没有设置专门环节,并非完全舍弃讲故事。“参赛选手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成长经历,他们在表达中就会带出故事,比如,有的去过新疆偏远的县里支教,有的当过很长时间的记者。选手在台上和主持人、评委交流,这个过程也是在讲故事。”

以前只是选拔主持人,现在探讨时代的需求

在敬一丹看来,主持人大赛不仅考选手,还考评委,如何挑选出更适合今天这个时代要求的主持人。她1988年刚到央视的时候,是主持人中的第一个研究生,而在本届主持人大赛中,选手普遍学历较高,几乎一半是硕士学历,“良好的教育背景,会让人更有根底,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除了学历高,曾经的央视主持人,必然是科班出身,而现在“干什么的都有”,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职业。纯工科出身的龚凡说:“我讲人工智能,我的学科背景让我能更懂这个专业、表达更准确;同时我能把专业讲得更通俗易懂,让观众更易接受。”

曾经的《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改名为“主持人大赛”,去掉了“电视节目”的限定,也体现了融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新要求。敬一丹说:“多元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是主持人群体的需要,让这个群体更加多样、丰富、立体,也适应现在变化着的节目。”

在比赛过程中,80后姚轶滨明显感受到了“代际差异”。第一期节目前最后一场淘汰赛,120进60,选手年纪从20岁出头到40多岁。“年纪比较大的,穿的是西装等传统的新闻主持人的衣服,而年轻人的衣服就会更时尚更有个性,有穿短裤的、小马甲的。还有一个选手拿着自拍杆记录了自己参赛的全过程,做成了Vlog”。

在个人展示环节,姚轶滨准备的是电视产品,有的选手带来的是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以前可能就是选拔主持人,现在无论是选手、评委,还是节目组,都在探讨这个时代的问题——大家到底需要怎样的主持人,我们会不会被技术所取代”。

并不是哪一种形式更好,只是每个阶段观众审美不同

这一届年轻人觉得主持人大赛“硬核”,但在多年以前,比赛类节目都是这个模样,“讲故事”反倒是之后的创新——而且在最初出现时,观众也十分买账。只是当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审美疲劳就出现了。“并不是哪一种形式更好,只是每个阶段观众的需求和感受不同。”康辉说。

面对好评如潮,康辉笑说,才播两期,不着急,再看看。“并不是所有的综艺,包括选秀类节目,都要变成主持人大赛这种‘直截了当’的形式。所有的节目都是向观众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在这样的目的和宗旨之下,一切变化都有可能”。

有网友说,只有央视的“超豪华阵容”,才能保证主持人大赛无须任何花哨,就能如此好看。“很难有一个比赛能像这样,把全国行业内最好的人才集合到一起。比赛要展示的东西真的太多,不必再有额外添加。”姚轶滨说。

主持人大赛内行看门道,普通观众看什么?康辉觉得,一是让大家更多了解这个职业,“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当主持人,但可能看到的只是这个行业中非常美好的一面”;二是希望大家了解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所有的人是什么态度。

敬一丹说,选拔主持人有不同途径,主持人大赛是方式之一,在一段时间里会有比较强的吸引力。但也有一些主持人是慢热型的,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释放。“这次做评委,我就在想,假如是我,肯定不会脱颖而出。我就适合从记者做起,然后慢慢成为主持人”。

康辉说:“站在舞台上的每一个选手,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一种自信。我经常想,如果对调一下位置,我在他们的年龄,我敢不敢?其实不能完全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这种自信和勇气也是当代年轻人身上的一种特质,他们不但有梦想,而且有去追逐和实现自己梦想的一股劲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
08:59
习近平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会谈
08:56
习近平出席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举行的欢迎宴会
08:56
习近平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共同参观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
08:56
为中希合作注入新动力
11:47
国家邮政局:“双11”当天全国共处理5.35亿快件
09:03
“买买买”之后别光顾着收快递 还有这些地方要注意
09:03
深圳:"豪宅税"不再问总价 业内:对改善性需求利好
08:42
广州地铁15号16号23号28号还不在规划阶段
09:06
“小小巴”现身白云区云城街,“云城2线”下月开通
09:0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