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眼前的男孩有点腼腆,如果不说,也许你不会知道,他身上有着“史上最年轻的肖邦钢琴赛获奖者”、“中山大学艺术导师”等一系列头衔。
21岁的杨艺可,既是一名华裔青年钢琴家,同时也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在读大学生。生活中的他就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喜欢玩游戏、看电影。面对考试,他也会“临时抱佛脚”,而当他坐在钢琴前开始演奏时,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表现得沉稳大气。近日,杨艺可接受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的独家专访,听听这位“学霸”青年钢琴家讲述自己“艺术之路”和“学术之路”求索中的故事。
杨艺可受访者供图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热爱”
杨艺可出生在重庆,母亲是钢琴老师,早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钢琴。“刚开始,母亲还没有让我走钢琴艺术的路,仅仅是希望我能够把弹琴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杨艺可说:“但我特别感谢妈妈,正是因为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帮我打开了钢琴世界的大门,在学琴的问题上,她并没有对我有过多的强制要求,只是鼓励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孩时的杨艺可,喜欢弹琴就像其他小朋友喜欢某一样体育项目一样,他享受钢琴带给他的快乐,并没有觉得每天练琴是件辛苦的事情。
回看杨艺可的钢琴艺术之路,会惊讶于这位天才型钢琴家从小到大屡创的佳绩——9岁,考入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10岁,为英国查尔斯王子及卡米拉王妃殿下表演,备受好评;15岁,考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全奖钢琴预科;16岁,获得第十七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五名,并成为这项国际最著名钢琴赛事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杨艺可的钢琴道路可谓一路坦途,随之而来的各种掌声与鲜花,以及“天才钢琴家”等各种光环,一度让他倍感压力。不过他很快就自我消解了这份压力。杨艺可说:“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与热情,所取得的所谓成绩,除了靠自己的努力练习,也与身边师友的大力支持有很大关系。”杨艺可说,无论是否成名,其实对于他而言,弹钢琴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观众们跟他一起感受音乐,从他的演奏中收获快乐和灵感。
“我始终认为,只有自己热爱和投入,才能够做好你喜欢的事情,才有成功的动力。不要逼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这就像谈恋爱一样,没有感觉就不要勉强自己。”杨艺可如此解释自己在钢琴艺术之路上的收获和感悟。
“学霸”钢琴家的跨界学习
说起中国的青年钢琴家,人们第一时间会想起郎朗和李云迪。但是和他们这两位著名的青年钢琴家相比,杨艺可的艺术之路似乎又有些特别。尽管他在16岁已经获得了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优异名次,但是他此后并没有只专注于钢琴艺术的发展。2016年,高中毕业的杨艺可以全A的优异文化成绩考取全额奖学金入读美国哈佛大学,而且读的还是经济系。拥有如此高的艺术起点,却选择“跨界”去学经济学,这在历届肖邦钢琴大赛的获奖选手当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但杨艺可却对自己的这个选择坚定无比。他说,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是可以运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的。“经济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学经济规律的同时,也要研究历史、心理学等,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文化课于艺术之路是否能够得兼?杨艺可用自己的选择来尝试诠释——他在考取哈佛大学的同时,也考入了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成为了一位“双学院、双全奖、双专业、双学位”的“学霸”钢琴家。
刚认识杨艺可的朋友,都会反复问他一个问题:如此“跨界”的学习,如何才能规划好学科的平衡?他的回答却让人有些意外:“其实我也没什么特殊的办法,就是看哪个事情在那个时间段更重要,就集中精力做什么。比如,最近有个考试特别重要,我就会在那段时间集中精力备考,如果有重要钢琴比赛,可能学业就先放一放。”杨艺可说,计划往往多变,唯有每天做好每天的事情。
“人生就是坐过山车,有时低,有时‘ high’,但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放弃,要对自己有信心。”杨艺可认为,坚持与自信,往往比单纯的刻苦更重要。而这就像是演奏两三百年前被创作出来的古典音乐一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处理方式,而当你试图演奏这个乐章时,就像是在写作文,你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大胆地书写出你理解的内容,才能让别人也相信你,让你的演奏打动听众。
演奏中的杨艺可受访者供图
改编爱国歌曲,想在中国巡演
近日,杨艺可来到祖国,来到广州与50位广州琴童同台举办音乐会。实际上,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到广州演奏。广州美食以及独特的文化给杨艺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州观众的热情,幕后工作人员的专业精神,都让他倍感亲切。“感觉到了广州就像回到家一样。”而对于受任担当广州青年文化大使,杨艺可说他感到特别荣幸,“我非常喜欢广州,能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广州的音乐会上,杨艺可将 《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改编成双钢琴与合唱,与全场观众一齐互动,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能和这么多小伙伴共同演奏这些爱国曲子,感觉非常兴奋,这是独奏无法带来的满足感。”杨艺可说,目前他还打算将《七子之歌》做双钢琴的改编,希望有机会能在澳门回归纪念日时演奏。
杨艺可还透露,自己打算跟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打击乐演奏家王佳男一起重新演绎《保卫黄河 》。“因为中国鼓的鼓点能完美地展现黄河的惊涛骇浪,用钢琴与中国鼓相结合,来一场中西乐器合璧的时空穿梭之旅,感觉一定非常棒!”
“我想明年或后年能有机会在中国做一个巡演,或者是通过音乐节、音乐比赛的方式,跟更多爱好音乐的朋友交流。”杨艺可说,对于未来,他想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在钢琴艺术之路不断发现新的东西,不断学习与进步。期待这位“学霸”钢琴家能够在跨界的发展中,呈现给世界更多惊喜。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润栋 朱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