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网 记者艾修煜
【70年行业影像之工人篇(上)】
1947年,白雪皑皑的东北,为了完成支援解放战争的任务,工人梁日升、老侯头正和工友们绞尽脑汁,为造出合格的桥座和铆钉而努力。他们消解了总工程师的不信任情绪,克服了工友中存在的消极懈怠思想,同心协力修复了炼钢炉,还想出了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的良方……春天来了,松花江水哗啦啦地解冻,奔流向海,大桥也终于修复了!
这是电影《桥》中的情节。该片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筹拍,于1949年“五·一”劳动节上映,不仅是新中国故事电影的奠基之作,也是第一部在银幕上正面描写中国工人阶级为缔造新中国而努力拼搏的电影作品。
广大文艺工作者在70年的时间里,创作了诸多以工人群体为主人公的影视作品,将70年的岁月变迁与不同时期的工人形象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他们的所思所想,积淀为时代洪流中的光影记忆。
【开山之作】
《桥》:战火纷飞中铸就“N个第一”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是在战争炮火中诞生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东北局正式接管了原日伪政权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开始筹建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几经辗转,1946年10月1日,东影在兴山正式成立。创建之初的东影,身处战争环境,条件极为艰苦。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东影厂领导决定:“马上生产故事片,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同年8月,影片《桥》剧组成立,用一节坏了的火车车厢做办公室,生个火炉取暖,大家挤在大通铺休息。“剧本边拍边修改,胶片紧张,照明器材也缺,有时不得不用闪光灯棒照明。摄影机就是一台日本旧机器,有时候只能用手摇马达拍戏。”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生前曾在接受《军营文化天地》杂志采访时回忆说。在拍摄“平炉出钢水”一场戏时,导演王滨要求拍出钢花四射的效果,有人出招在铁包底下加点水,钢花真的飞溅而出,但一旁的摄影师却遭了殃,火苗在棉衣上直蹿起来。因为不能停机,旁边的人就拿着湿被子捂灭,很快,第二个人身上也起火花了,第三个人再上去捂……这样才总算把镜头拍完了。
特技人员在为电影《桥》搭制拍摄现场
1949年5月1日,电影《桥》首映。其时,新中国还未正式成立,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刚刚解放了南京,开始向苏南、浙东等地进军。《桥》所到之处,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据陈强描述:“当时拍摄条件差,画面有些发暗,声音也不是太清晰,但这个电影很鼓舞人,可以说是仗打到哪里,这部影片就放映到哪里,剧组收到了许多工厂送来的锦旗。”
《桥》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新华社撰文称其为:“第一部描写作为新社会的主人翁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影片。”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文代会上对影片主创表示:“工人阶级登上舞台、作为荧幕的主人,你们这部戏是第一步!感谢你们,我们有了自己的电影!”
《桥》剧照
《桥》是中国工人影像创作的开端,也是第一个高潮。此后近二十年间,《光芒万丈》《高歌猛进》《女司机》《六号门》《钢铁世家》《浪涛滚滚》等数十部作品涌现。这些作品基本都有一个共性: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工人们积极投身工业建设的拼搏精神,情节多数围绕一个普通工人展开,讲述其在集体的帮扶下,认识并修正自身错误,最终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观念之变】
《赤橙黄绿青蓝紫》:
从小煎饼摊折射开放精神
从1966年至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虽然有《火红的年代》《高铁巨人》《第二个春天》《沸腾的群山》《新风歌》等工人题材电影,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片中的工人形象出现了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普遍缺少温暖的、有说服力的细节和人性化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社会经济蒸蒸日上,人们的思想也得到解放,银幕上的工人个体形象开始绽放光彩。1982年,由蒋子龙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令人眼前一亮。该片由姜树森执导,汇聚了方舒、张甲田、姜黎黎、任伟民等一批当时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
片中的姜黎黎(左)和方舒
故事发生在1980年夏天,钢厂运输队司机刘思佳(张甲田饰)、何顺在厂门口经营了一个小煎饼摊,每天生意兴隆。厂党委书记祝同康对此很是头疼恼火,他将年轻女干部解净(方舒饰)下派到车队指导工作。解净刚入车队,处处水土不服,之后她学抽烟、学开车,与刘思佳等人“打得火热”,努力了解和融入车队集体,最终通过和刘思佳一起抢救油罐车的壮举,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也启发祝书记改变了对年轻工人的刻板印象。
《赤橙黄绿青蓝紫》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转变,比如“工人在工厂门前搞副业”的情节就是当时社会上颇具争议的“新鲜事物”。“刘思佳”饰演者张甲田曾经回忆:“原本我根本不会摊煎饼,为了这戏,我去了趟天津,去小吃街偷师学艺,后来还特地到一个老师傅的摊位学习了几天,真正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方舒饰演解净
在影片中,方舒与张甲田的对手戏贯穿始终,其中那场“救火”的重头戏是两个角色由针锋相对变成真正战友的关键,惊险刺激的场面也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张甲田揭秘这场戏的拍摄过程:“救火那场戏拍得很辛苦。画面上,方舒握方向盘开车,我站在踏板上,身后就是着火的油罐。当时也没多少拍摄经验,一场戏下来,我后背的皮肤全被火燎出大片的泡,非常痛,后来半个多月只能一直趴着睡觉。”
片末,祝书记感慨道:“这帮小青年虽然不像期望的那么好但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坏。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闪光的东西,作为领导要理解他们的心理才对呀。”这也正是导演姜树森想表达的观点:“每一个时代都有年轻人,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如今的80后、90后如此,上世界80年代的年轻人也是如此。”片中的解净原本是个经历单纯、一腔热血的年轻女干部,因此被称为“单颜色”的人,然而通过跟刘思佳、何顺等人接触后,她不仅理解了这些“抽烟喝酒毛病多多”的同事,还醒悟到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和爱情,成为一个“全颜色”的人。这也正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片名的含义。
【形象之变】
《街上流行红裙子》:
人性化展现劳模的爱美之心
如果说,《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从观念的角度给工人们“松绑”,那么1984年拍摄的影片《街上流行红裙子》,则是为工人们的爱美之心发声,并且大胆地探讨了新时代工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劳模”这一身份和荣誉的问题。该片号称“我国第一部时装片”,讲述了纺织厂女工陶星儿(赵静饰)因享受了社会和工厂对劳模的优待,而遭到工友们的误解。陶星儿自己也受困于“劳模”这一身份,行为举止处处考虑“影响”,就连心爱的红裙子也不敢穿。最终,在工友的鼓励下,陶星儿毅然穿起了红裙子,在公园上演“斩裙”一幕,解放了爱美的天性,展现了真实的自我。
影片中“斩裙”一幕,成为很多观众心中的经典画面:身材姣好的陶星儿穿着靓丽的红裙,鼓起勇气走在众目睽睽的人墙间,与五颜六色的各式裙衫大胆比美,终于把其他美衫美裙“斩”得落花流水……这段画面被导演处理成慢镜头效果,裙裾蹁跹,令人心神荡漾。陶星儿饰演者赵静在《赵静口述:努力追求人物的真、善、美》一文中回忆过这场经典戏份:“摄影师张松平在拍这段戏时,就跟我们说‘你们走你们的’,一点儿也不限制我们。我们就来回地走,他一直扛着摄影机跟着我们拍,最后,那种裙摆飘逸的感觉全都收录在他的镜头里。”
赵静饰演陶星儿
为了体现出画面的美感,导演齐兴家选择了高速拍摄:“一边拍我一边心疼啊,这胶片几倍地往里进啊,但是出来的效果真好看,我就要展示展示美。”至于片中那条迷倒众人的红裙子,齐兴家也是煞费苦心,他曾在《电影文学》杂志回忆说:“我三次派服装员到深圳蛇口买港台流行的衣服,还让人穿着它们到公园、南京路试着走走,一些男同志就拿着照相机跟在后面看有没有人关注。回头率很少,于是又到深圳蛇口买服装,再一试还是不行。最后,女主角穿那个红裙子是在上海服装研究所做的,真的是在街上检验过回头率很高,才拍板定下的。”
至于“斩裙”一词的来历,则源于当时上海社会的风潮。“所谓‘斩’,其实就是‘比’。这在当时的上海很流行,比如‘斩英语’,就是到英语角说英语,很多外国人也在那里‘斩’。女孩子之间也互相较劲,做了一件漂亮的衣服都得去公园斩一把。”来到上海拍戏,让齐兴家切切实实地感觉到时代不同了:“尤其到了纺织厂,才知道上海的姑娘真是最爱美的。厂门口出入的女工,一个比一个漂亮,他们上工把工作服一换,踏踏实实工作,下班了工作服一脱,又穿得漂漂亮亮地走了……你根本看不出来她就是普通的纺织女工。”
《街上流行红裙子》剧照
赵静也回忆:“以前中国人大多只穿‘黑蓝灰’,电影上映时改革开放有五年了,可思想禁锢的人还是不少。但在上海,大街上年轻人的服饰已是五颜六色,时尚而美丽的事物在人们心中滋生发芽了。”除了服饰,工人生活里还出现了各种小资情调的场景,这些也被齐兴家拍到了电影中:“那时候已经开始流行在咖啡馆里喝咖啡了,只要找着了和电影吻合的地方,上海到处是(可以取的)景。”
不过,相比“红裙子”这样外化的元素,《街上流行红裙子》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塑造了一个外表美丽且灵魂真实的劳模形象,这也是赵静觉得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陶星儿是个劳模,但归根结底还是个年轻的女人。女人都是爱美的,‘劳模’的荣誉并不应该成为她追求美的束缚。这部影片提醒人们,对劳模的概念不能停留在固有的模式上。劳模不是不能犯错、没有瑕疵的,劳模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
【片海拾遗】
《在前进的道路上》(1950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影片借某铁路运输部门为解决堵塞问题而产生的纠纷,探讨了工厂管理的问题。片中,何仲光认为车站重要物资经常运不出去,是由于原来的车场太小、设备太差,不符合目前的需要。而新来的干部罗真通过到现场调查研究,发现车站堵塞的主要原因是调度程序太繁琐,于是改变工作方法,最终解决了车站堵塞的问题……尽管影片带有较明显的说教色彩,人物塑造也比较片面,但是敏感地抓住了新中国建设初期所出现的问题,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业》(1974年)
《创业》讲述了石油工人周挺杉带领大家艰苦创业,为国家拿下了大面积高质量油田的故事。影片场面宏大,工人阶级的豪情壮志被表现得十分充分,是工业题材影片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瞧这一家子》(1979年)
1979年,全国各行各业开始大踏步奔“四化”。《瞧这一家子》以轻松的喜剧风格,讲述了小人物在工业生产中进行技术革新的故事:老胡是毛纺厂车间主任,他的女儿嘉英和他的徒弟郁林相爱,两人一起搞技术革新,用“光电探纬仪”代替手工作业,却遭到思想保守的老胡的反对……影片在嬉笑怒骂中,生动地揭示出新时期人们的不同思想风貌。
《都市里的村庄》(1982年)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期,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开始从乡村进入城市,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力军。 《都市里的村庄》主人公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造船厂电焊女工、劳动模范丁小亚,她与曾经是工读生的男青工杜海相互扶持,逐渐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影片展现了一批青年工人在时代变革中的个人心路历程,涉及了当代年轻工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的快乐和苦恼、追求和向往。
《血,总是热的》(1983年)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改革家的故事。1979年春,新任江南市凤凰印染厂厂长罗心刚决定更新产品,恢复传统工艺。然而,他的新方案刚开始实施,各种阻力就纷至沓来。在全厂职工大会上,罗厂长立誓:“我们要用鲜血做润滑剂,使锈死的机器转动起来。无论如何,血,总是热的。”影片展现了一个改革家在变革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斗志,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参考资料
①《新中国电影的绚丽开篇——电影艺术家陈强忆故事片<桥>的拍摄》
②《赵静口述:努力追求人物的真、善、美》
③《齐兴家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