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星闻汇

鸣谢100个品牌!都市剧服装从哪来到哪去?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杨莲洁 发表时间:2019-08-28 10:24
分享到

  原标题:鸣谢100个品牌!都市剧服装从哪来到哪去?

  电视剧里的服装造型,也是人物塑造的一部分:精明强干的律师西装革履,邋遢宅男随意套一件大码T恤,性格活泼的少女爱穿鲜亮的裙子……不管怎样千变万化,服装造型归根结底要服务于剧情和角色。

  早年间电视剧里的服装由剧组的服装组一手包办,无所谓品牌。现如今,现代都市剧主角的衣服大都“有来历”。比如最近播出的都市剧《归还世界给你》,女主角娜扎在剧中服装多达260套,片尾鸣谢的品牌超过100个。

  这些都市剧里的服装从哪里来,完成拍摄使命之后到哪里去?这些年剧组对服装的要求又有怎样的变化。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新京报专访了《归还世界给你》总制片人沈东军、电视剧造型指导慧慧等相关从业者。

  来路

  以前经常去东大门,现在大都拍摄地采买

  一部电视剧长达几十集,场景和出场人物众多,服装需求量也很大。这么多的服装从何而来?新京报了解到,一般有三种途径:做、买、借。原则是能买到和借到的服装,就不用现做了。电视剧本来就比较生活化,现代题材都市剧的服装,基本上都能在市场上买到或者向品牌方借到符合要求的。而古装剧的服装,以及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服装,市场上不好买到,就需要服装组根据设计方案找材料现做。除了“做、买、借”这三条主流路径之外,剧组还可以找品牌赞助、协调演员提供合适的私服。

  买

  服装师李亭(化名)告诉新京报,都市剧剧组采购服装的地点随时尚潮流发生变化。早几年韩剧风靡,很多剧组都希望服装风格偏韩剧范儿一些,剧组服装师会专门到韩国首尔的东大门服装批发市场采购。“如果你能在凌晨五六点到东大门市场门口看一看,会发现一大包一大包的货放在路边,包装上用很大的中文写着收货人的名字,等着发往中国。当然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剧组采购的,大多数都是国内批发商买回来销售的。有时候为了节省经费,我们会跟熟悉的国内批发商说需要什么样衣服,他们进货的时候就给带回来。”李亭说,哈韩风潮过去之后,现代都市剧的服装主要在国内的商场、服装批发市场采买。

  造型指导慧慧表示,以前的确会去东大门,但现在中国电视剧的服装搭配做得很不错,不一定要借鉴韩剧日剧,基本上剧组在哪里拍戏,服装师就会去那儿附近的商场采买服装。以北京为例,慧慧就去过西单、双井、大悦城等商圈采买服装,也会去燕郊的东贸服装批发市场采买。“如果是比较大的戏,这样的衣服(批发市场买的)主要是给小的角色和群众演员准备的。小一点的组,预算不是那么充足,主演也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在慧慧看来,东贸很多服装的款式和品质其实都不错,买回来一搭配,相当有质感,就是海量货品摆放在一起,挑选起来非常考验服装师的眼光。

  借

  虽说现在影视剧都不差钱,但如果剧情要求角色一直穿名牌,剧组就买一堆名牌服装的话,也会造成经费浪费。这种情况下,剧组会采取借的方式。据慧慧介绍,基本上品牌的每个款式都有样衣可供出借。样衣通常是S码或M码,好在演员多数比较瘦,大都能穿上。有时候衣服大了一点,服装师就缝一下别一下,调整到合适。

  对于出借衣服给剧组,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品牌要求跟剧组签订借服装的合约,上面写明借出服装的详细信息,以及借出时间和归还时间,甚至还会在合约里指定出借的衣服用于什么场合;有的品牌则不需要签合约,靠服装师刷脸就可以借出来。借衣服通常无需付费,反馈演员上身服装的照片给品牌方即可。慧慧说,她比较喜欢跟设计师品牌合作借服装,因为不那么大众,会让观众觉得有新鲜感。“给剧组借服装,不能找那种满大街都能见到的衣服。”

  另一方面,剧组能借到什么品牌的衣服,取决于服装组的业内人脉,也取决于剧组的演员咖位。李亭说:“买无所谓,借的话品牌方就会衡量,借服装给这个剧组是否跟品牌的形象匹配。演员咖位越大的剧组,越容易借到一些大牌的服装。”

  此外,明星演员本身就有很多品牌资源,有时候剧组借不到,明星的团队出马就能借到。《归还世界给你》里,娜扎等主角的穿搭几乎全是一线大牌,这既跟演员的咖位有关,也跟该剧艺术总监苏芒在时尚圈的人脉有关。该剧总制片人沈东军透露,苏芒的团队负责该剧的整体时尚把控,并负责跟时尚品牌借服装,“我们要对出借服装的品牌表示感谢,所以剧集结尾有一个鸣谢名单”。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该剧的鸣谢名单上有超过100个时尚品牌,在片尾展示多达四页。

  赞助

  借衣服之外,剧组还可以找品牌方赞助。品牌方根据要求提供特定的服装款式供挑选,赞助的服装就归剧组所有,不用归还。但通常品牌方会跟剧组通过合约的形式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如何在剧中体现该品牌等。例如某知名女装品牌就是《归还世界给你》的赞助商,剧中女主角工作的时装公司名称就和赞助品牌谐音。沈东军介绍说:“我们要创作一个服装品牌为背景的故事,编剧需要了解行业内的情况,就去到他们公司采风考察,进行采访,了解一些故事,作为创作的素材。(这个品牌)你可以理解为植入广告吧,剧里娜扎、赵樱子都穿过这个品牌的服装,毕竟是女装嘛。”

  实际上,服装品牌赞助整部剧的情况,在业内并不常见。尤其一线大牌,更愿意出借服装而不是赞助某个剧。李亭表示:“说实话,影视剧没有播之前,谁也拿不准它究竟会是爆款还是一部没有关注的剧,口碑会好还是会差?一线品牌本来就很有名了,根本不需要借助电视剧扩大知名度。而且他们非常注重维护品牌形象,万一赞助了一部烂剧,会连累整个品牌形象下跌,风险太大。”

  私服

  如今的演员,尤其是明星演员,都非常注重个人形象,大都拥有私服库。某些情况下,演员的私服也是剧组服装的一个选择。慧慧介绍说,有的组里预算不是那么多,就会跟演员商量是否自带一些私服来剧组。有的演员会让剧组服装师直接到家里去选合适的衣服;有的演员有服装品牌代言,会对接剧组和代言的品牌,让剧组直接去品牌那里选。

  另一种情况是,演员主动跟剧组要求自带服装师、造型师、化妆师,并自备剧中服装。就像沈东军监制的电视剧《克拉恋人》里,韩国演员RAIN(郑智薰)就全套自备,他的服化团队在片尾有专门的署名位置。沈东军告诉新京报记者:“韩国艺人经纪公司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对艺人的保护也比较多,可能他们觉得中国电视剧的服化道会稍微差一点,就要求自己带服装师、造型师、化妆师,以保证艺人的形象。这些要求经纪公司在签约的时候就会提出来,是可以理解的。具体到这部《归还世界给你》,就没有演员带私服和带个人的服装化妆团队。”

  归宿

  遵循“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电视剧拍完,用过的服装都去哪儿了?基本上遵循一个原则:从哪儿来,就回到哪儿去。购买的服装归制片方处置,多数情况下是放到制片公司仓库;借的服装,用完之后要完璧归赵;赞助的服装,谁拉来的赞助就归谁处置;演员的私服由演员自行回收。

  相对麻烦的是借来的服装和包包。尽管服装组和演员对借来的服装和包包都会特别注意,但凡事总有万一。

  慧慧介绍说:“衣服万一弄脏了,比如说沾了咖啡渍,我会跟品牌说明情况,看他们是要求干洗好寄回去,还是直接寄回去,由剧组这边支付干洗费。我们经常合作的品牌,要求赔偿的非常少。”李亭也表示,如果衣服轻微损伤,比如开线了,服装组能修补完好;如果是名牌包包被划伤,可以找专业修补的店铺。“品牌方跟借衣服的服装师也好,明星团队也好,是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不会因为借出样衣或者包包的轻微污损就撕破脸要求赔偿的。还有就是这些服装在品牌眼里都算不上贵重,你真要借一件昂贵的奢侈品首饰,品牌肯定要求先签一份厚厚的合约。”

  风潮

  时尚杂志高层入主剧组

  早年间影视剧里的服装,几乎都由剧组的服装组一手包办。随着观众对现代戏时尚感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少影视剧尝试邀请知名时尚杂志的编辑参与造型设计、服装搭配。这股风潮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13年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该片邀请了《VOGUE》国际中文版编辑顾问黄薇担任艺术总监。黄薇的团队通过自主设计、购买成衣、租借样衣和品牌赞助等共为电影提供了三千多件衣物,涉及七八十个品牌,郭敬明在片尾剪了一个品牌鸣谢名单,播出时长约七分钟。

  《小时代》之后,不少电视剧开始效法。王凯和王子文等主演的《如果蜗牛有爱情》,正午阳光就找了《时尚COSMO》副主编卢昊负责服装设计。《归还世界给你》更进一步,专门为《时尚芭莎》前主编苏芒新设了一个“时尚总监”的职位。沈东军告诉新京报记者,他邀请苏芒担任时尚总监是因为觉得国内的剧集时尚感都不强。“总体而言中国的时尚剧和韩剧有比较大的差异。很多剧在讲时尚,但还是用传统的服化道,很难做出真正的时尚感。我邀请苏芒来担任时尚总监,对服装造型做总体的把控。时尚人做时尚剧,因为这部剧讲的就是时尚产业的事情。”

  找来“时尚达人”坐镇服装设计并不意味着剧组的服装组就失业了,二者目前是并行的关系。沈东军介绍说,剧组除了苏芒的团队,还有正常影视剧的服装组,双方分工不同,“这部剧有几十个演员,苏芒的团队负责主要演员的造型,其他演员由常规剧组服装组来负责。”李亭表示,作为剧组服装组的工作人员,面对这种外聘团队主导服装设计的情况倒也能摆正心态。“他们的确走在时尚前沿,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时尚圈人脉很重要,就借品牌衣服这一点就没法跟人家比。”(杨莲洁)

编辑:白茶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峡谷探幽第一波秋游约定你

  • 携程抓准广东旅游“私域流量”风口 用门店开拓旅游新零售市场 2019-08-26
  • 老味道 新风格 广州岭南五号酒店邀你体验“四岁狂欢” 2019-08-26
  • 马六甲传统舞蹈团助阵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马来西亚文化美食节 2019-08-26
  • 特色民族文化串起最美西宁 2019-08-26
  • 预约一场秋香之旅 2019-08-22
  • 彩云之南,古城里安静的夏天 2019-08-22
  • 千年瑶寨欢庆瑶家“开唱节” 2019-08-19
  • 用对技巧从“白本初哥”进阶旅游达人 2019-08-19

试驾瑞虎e:通勤小能手

  • 北汽新能源EU5 R600将于成都车展上市 工况续航达到501km 2019-08-27
  • ​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上市 售39.28万起 2019-08-27
  • 全新2020款瑞虎3 百万全球版上市 售价5.99万-6.99万 2019-08-27
  • 上汽大众电商平台推出途昂X雷霆定制 提供两款车型 2019-08-27
  • 2019款夏朗380 TSI 舒享型与尊享型7座版正式上市 2019-08-20
  • 全系标配十二项 荣威RX5 MAX预售价14.98万起 2019-08-19
  • 迈凯伦推出终极跑车系列全新车型 全球限量399台 2019-08-19
  • 全新保时捷 Cayenne Coupé广州上市 售价99.8万起 2019-08-19

又创历史新高!苹果Q3营收5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

  • 马云:5G时代,BAT容易被淘汰 2019-08-27
  • 拼多多协助广东警方打击网络黑灰产 15名嫌疑人于近日落网 2019-08-19
  • 网易财报数据:总营收187.69亿,60%来自游戏业务 2019-08-08
  • 三星Note10系列发布:没有耳机孔+5G+四摄,值多少钱? 2019-08-08
  • 5G手机澳大利亚网速实测:OPPO Reno超1GBps 2019-08-07
  • 全国5省市上线电子结婚证 今年七夕可刷脸领证 2019-08-06
  • 美图meitu商标注册还不成功,因为和魅族MEIZU太像 2019-08-06
  • 汇丰变故:最年轻CEO离职,备7亿美元遣散费裁员2% 2019-08-06

梁晓声:有一个人物的名字叫时代

  • 鲍十《岛叙事》:从东北平原到南国海岛 2019-08-27
  • 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30日在广州开幕 2019-08-27
  • 涨姿势!“广东音乐”导赏会带市民共赏岭南艺术瑰宝 2019-08-27
  • 故宫日历:累计发行300万册 被誉“中国最美日历” 2019-08-27
  • 艺术,赋予城市文化温度 2019-08-27
  • 西藏近13万件可移动文物获国家“文物身份证” 2019-08-27
  • 螳螂拳南传100周年庆典举行 2019-08-26
  • 红色文化闪耀林海雪原 2019-08-26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联盟MS-13”号飞船与空间站重新对接 为MS-14“腾地儿”
  • 江西泰和:中稻丰收喜开镰
  • 北京正阳门、前门箭楼开始修缮维护
  • 2020年《故宫日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布
  • 大兴机场开展第二阶段验证试飞
  • 重庆智博会上演机甲争霸与人工竞技
  • 火星一岩石被NASA命名“滚石” 约高尔夫球大小
  • 第34届菲律宾达沃丰收节举行庆典大游行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佛开高速南改扩建 预计年底建成通车
2019-08-28 08:58:54
今年前7个月广州CPI同比涨3%
2019-08-28 08:58:54
学生入园入学 接种证可微信在线查验
2019-08-28 08:58:54
外卖贴“安全封签”或成卫生安全新趋势
2019-08-28 08:58:54
违建倒下绿地走起,不足一个月广深高速广州境内沿线拆违已近6万方
2019-08-27 21:24:33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鸣谢100个品牌!都市剧服装从哪来到哪去?
新京报  作者:杨莲洁  2019-08-28
电视剧里的服装造型,也是人物塑造的一部分:精明强干的律师西装革履,邋遢宅男随意套一件大码T恤,性格活泼的少女爱穿鲜亮的裙...

  原标题:鸣谢100个品牌!都市剧服装从哪来到哪去?

  电视剧里的服装造型,也是人物塑造的一部分:精明强干的律师西装革履,邋遢宅男随意套一件大码T恤,性格活泼的少女爱穿鲜亮的裙子……不管怎样千变万化,服装造型归根结底要服务于剧情和角色。

  早年间电视剧里的服装由剧组的服装组一手包办,无所谓品牌。现如今,现代都市剧主角的衣服大都“有来历”。比如最近播出的都市剧《归还世界给你》,女主角娜扎在剧中服装多达260套,片尾鸣谢的品牌超过100个。

  这些都市剧里的服装从哪里来,完成拍摄使命之后到哪里去?这些年剧组对服装的要求又有怎样的变化。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新京报专访了《归还世界给你》总制片人沈东军、电视剧造型指导慧慧等相关从业者。

  来路

  以前经常去东大门,现在大都拍摄地采买

  一部电视剧长达几十集,场景和出场人物众多,服装需求量也很大。这么多的服装从何而来?新京报了解到,一般有三种途径:做、买、借。原则是能买到和借到的服装,就不用现做了。电视剧本来就比较生活化,现代题材都市剧的服装,基本上都能在市场上买到或者向品牌方借到符合要求的。而古装剧的服装,以及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服装,市场上不好买到,就需要服装组根据设计方案找材料现做。除了“做、买、借”这三条主流路径之外,剧组还可以找品牌赞助、协调演员提供合适的私服。

  买

  服装师李亭(化名)告诉新京报,都市剧剧组采购服装的地点随时尚潮流发生变化。早几年韩剧风靡,很多剧组都希望服装风格偏韩剧范儿一些,剧组服装师会专门到韩国首尔的东大门服装批发市场采购。“如果你能在凌晨五六点到东大门市场门口看一看,会发现一大包一大包的货放在路边,包装上用很大的中文写着收货人的名字,等着发往中国。当然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剧组采购的,大多数都是国内批发商买回来销售的。有时候为了节省经费,我们会跟熟悉的国内批发商说需要什么样衣服,他们进货的时候就给带回来。”李亭说,哈韩风潮过去之后,现代都市剧的服装主要在国内的商场、服装批发市场采买。

  造型指导慧慧表示,以前的确会去东大门,但现在中国电视剧的服装搭配做得很不错,不一定要借鉴韩剧日剧,基本上剧组在哪里拍戏,服装师就会去那儿附近的商场采买服装。以北京为例,慧慧就去过西单、双井、大悦城等商圈采买服装,也会去燕郊的东贸服装批发市场采买。“如果是比较大的戏,这样的衣服(批发市场买的)主要是给小的角色和群众演员准备的。小一点的组,预算不是那么充足,主演也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在慧慧看来,东贸很多服装的款式和品质其实都不错,买回来一搭配,相当有质感,就是海量货品摆放在一起,挑选起来非常考验服装师的眼光。

  借

  虽说现在影视剧都不差钱,但如果剧情要求角色一直穿名牌,剧组就买一堆名牌服装的话,也会造成经费浪费。这种情况下,剧组会采取借的方式。据慧慧介绍,基本上品牌的每个款式都有样衣可供出借。样衣通常是S码或M码,好在演员多数比较瘦,大都能穿上。有时候衣服大了一点,服装师就缝一下别一下,调整到合适。

  对于出借衣服给剧组,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品牌要求跟剧组签订借服装的合约,上面写明借出服装的详细信息,以及借出时间和归还时间,甚至还会在合约里指定出借的衣服用于什么场合;有的品牌则不需要签合约,靠服装师刷脸就可以借出来。借衣服通常无需付费,反馈演员上身服装的照片给品牌方即可。慧慧说,她比较喜欢跟设计师品牌合作借服装,因为不那么大众,会让观众觉得有新鲜感。“给剧组借服装,不能找那种满大街都能见到的衣服。”

  另一方面,剧组能借到什么品牌的衣服,取决于服装组的业内人脉,也取决于剧组的演员咖位。李亭说:“买无所谓,借的话品牌方就会衡量,借服装给这个剧组是否跟品牌的形象匹配。演员咖位越大的剧组,越容易借到一些大牌的服装。”

  此外,明星演员本身就有很多品牌资源,有时候剧组借不到,明星的团队出马就能借到。《归还世界给你》里,娜扎等主角的穿搭几乎全是一线大牌,这既跟演员的咖位有关,也跟该剧艺术总监苏芒在时尚圈的人脉有关。该剧总制片人沈东军透露,苏芒的团队负责该剧的整体时尚把控,并负责跟时尚品牌借服装,“我们要对出借服装的品牌表示感谢,所以剧集结尾有一个鸣谢名单”。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该剧的鸣谢名单上有超过100个时尚品牌,在片尾展示多达四页。

  赞助

  借衣服之外,剧组还可以找品牌方赞助。品牌方根据要求提供特定的服装款式供挑选,赞助的服装就归剧组所有,不用归还。但通常品牌方会跟剧组通过合约的形式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如何在剧中体现该品牌等。例如某知名女装品牌就是《归还世界给你》的赞助商,剧中女主角工作的时装公司名称就和赞助品牌谐音。沈东军介绍说:“我们要创作一个服装品牌为背景的故事,编剧需要了解行业内的情况,就去到他们公司采风考察,进行采访,了解一些故事,作为创作的素材。(这个品牌)你可以理解为植入广告吧,剧里娜扎、赵樱子都穿过这个品牌的服装,毕竟是女装嘛。”

  实际上,服装品牌赞助整部剧的情况,在业内并不常见。尤其一线大牌,更愿意出借服装而不是赞助某个剧。李亭表示:“说实话,影视剧没有播之前,谁也拿不准它究竟会是爆款还是一部没有关注的剧,口碑会好还是会差?一线品牌本来就很有名了,根本不需要借助电视剧扩大知名度。而且他们非常注重维护品牌形象,万一赞助了一部烂剧,会连累整个品牌形象下跌,风险太大。”

  私服

  如今的演员,尤其是明星演员,都非常注重个人形象,大都拥有私服库。某些情况下,演员的私服也是剧组服装的一个选择。慧慧介绍说,有的组里预算不是那么多,就会跟演员商量是否自带一些私服来剧组。有的演员会让剧组服装师直接到家里去选合适的衣服;有的演员有服装品牌代言,会对接剧组和代言的品牌,让剧组直接去品牌那里选。

  另一种情况是,演员主动跟剧组要求自带服装师、造型师、化妆师,并自备剧中服装。就像沈东军监制的电视剧《克拉恋人》里,韩国演员RAIN(郑智薰)就全套自备,他的服化团队在片尾有专门的署名位置。沈东军告诉新京报记者:“韩国艺人经纪公司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对艺人的保护也比较多,可能他们觉得中国电视剧的服化道会稍微差一点,就要求自己带服装师、造型师、化妆师,以保证艺人的形象。这些要求经纪公司在签约的时候就会提出来,是可以理解的。具体到这部《归还世界给你》,就没有演员带私服和带个人的服装化妆团队。”

  归宿

  遵循“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电视剧拍完,用过的服装都去哪儿了?基本上遵循一个原则:从哪儿来,就回到哪儿去。购买的服装归制片方处置,多数情况下是放到制片公司仓库;借的服装,用完之后要完璧归赵;赞助的服装,谁拉来的赞助就归谁处置;演员的私服由演员自行回收。

  相对麻烦的是借来的服装和包包。尽管服装组和演员对借来的服装和包包都会特别注意,但凡事总有万一。

  慧慧介绍说:“衣服万一弄脏了,比如说沾了咖啡渍,我会跟品牌说明情况,看他们是要求干洗好寄回去,还是直接寄回去,由剧组这边支付干洗费。我们经常合作的品牌,要求赔偿的非常少。”李亭也表示,如果衣服轻微损伤,比如开线了,服装组能修补完好;如果是名牌包包被划伤,可以找专业修补的店铺。“品牌方跟借衣服的服装师也好,明星团队也好,是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不会因为借出样衣或者包包的轻微污损就撕破脸要求赔偿的。还有就是这些服装在品牌眼里都算不上贵重,你真要借一件昂贵的奢侈品首饰,品牌肯定要求先签一份厚厚的合约。”

  风潮

  时尚杂志高层入主剧组

  早年间影视剧里的服装,几乎都由剧组的服装组一手包办。随着观众对现代戏时尚感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少影视剧尝试邀请知名时尚杂志的编辑参与造型设计、服装搭配。这股风潮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13年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该片邀请了《VOGUE》国际中文版编辑顾问黄薇担任艺术总监。黄薇的团队通过自主设计、购买成衣、租借样衣和品牌赞助等共为电影提供了三千多件衣物,涉及七八十个品牌,郭敬明在片尾剪了一个品牌鸣谢名单,播出时长约七分钟。

  《小时代》之后,不少电视剧开始效法。王凯和王子文等主演的《如果蜗牛有爱情》,正午阳光就找了《时尚COSMO》副主编卢昊负责服装设计。《归还世界给你》更进一步,专门为《时尚芭莎》前主编苏芒新设了一个“时尚总监”的职位。沈东军告诉新京报记者,他邀请苏芒担任时尚总监是因为觉得国内的剧集时尚感都不强。“总体而言中国的时尚剧和韩剧有比较大的差异。很多剧在讲时尚,但还是用传统的服化道,很难做出真正的时尚感。我邀请苏芒来担任时尚总监,对服装造型做总体的把控。时尚人做时尚剧,因为这部剧讲的就是时尚产业的事情。”

  找来“时尚达人”坐镇服装设计并不意味着剧组的服装组就失业了,二者目前是并行的关系。沈东军介绍说,剧组除了苏芒的团队,还有正常影视剧的服装组,双方分工不同,“这部剧有几十个演员,苏芒的团队负责主要演员的造型,其他演员由常规剧组服装组来负责。”李亭表示,作为剧组服装组的工作人员,面对这种外聘团队主导服装设计的情况倒也能摆正心态。“他们的确走在时尚前沿,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时尚圈人脉很重要,就借品牌衣服这一点就没法跟人家比。”(杨莲洁)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心中的“城”
09:29
发挥优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09:29
创新引擎 驱动高质量发展
09:31
梁振英力挺!港媒“神秘广告”悬赏港币100万缉凶 | 晨读天下
09:19
读城 | 广东警方捣毁月饼制假窝点 制作环境令人作呕
09:19
《羊城晚报》上榜2019年亚洲品牌500强 居中国晚报类第一位
09:17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英烈家书里的家国情怀
09:17
林郑月娥:特区政府不会以暴制暴 会用法治手段止暴制乱
09:17
广东“新高考”类似“3+X+综合”?选科不同!
09:17
广州网络直播发展全国居首 数字音乐成为国内龙头
09:1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