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92岁“老戏骨”蓝天野: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沈杰群 发表时间:2019-07-10 10:01
分享到

92岁“老戏骨”蓝天野: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从1957年开始排练《茶馆》到1992年的“告别演出”,蓝天野共演了374场《茶馆》。他在戏中扮演的角色“秦仲义”,几幕下来从风华正茂变得垂垂老矣。蓝天野也在这条漫长的表演旅程中,从青年走到暮年。

当初他30岁出头,要在《茶馆》里演绎一位七旬老人。1992年,65岁的他又必须试图在舞台上找回年轻气盛的感觉。日前,92岁高龄的话剧艺术家蓝天野现身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公益讲座《演戏和看戏》中回顾了70多年的演艺生涯。

蓝天野原名王润森,1927年生于河北饶阳县,青年时曾入国立北平艺专学画,1944年转而投身演剧事业。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蓝天野任专职导演兼演员。

蓝天野对接触戏剧最早的时间点记忆犹新。1942年,他15岁,第一次看戏;17岁时,第一次演戏。蓝天野先后在《茶馆》《北京人》《蔡文姬》等剧目中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在《渴望》《封神榜》《茶馆》等影视剧中饰演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角色,曾获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蓝天野觉得,只有会看戏,才会演戏,身为演员,只有注重文化素养的积累、认真观察生活,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引用前辈剧作家洪深的话:“不会演戏的演戏,会演戏的演人。”

蓝天野回忆,1952年,北京人艺刚成立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排戏,而是组织全院所有的专业人员下厂下乡,体验生活。

蓝天野曾在北京房山的岗上大队待了半年,跟随着全国劳模、岗上大队书记吴春山一起生活。他们一起睡在牲口院的炕上,每天起早贪黑干农活、喂牲口。这段经历,为蓝天野塑造农村题材戏剧的角色打下了坚实基础。

扎扎实实融入生活,是蓝天野锤炼演技的核心途径。19岁那年,蓝天野要出演一个老农民,他就跑到京郊的农村,坐在井沿和老乡们闲聊,观察农民的言谈举止;演《大雷雨》里的俄国钟表匠库力金,他不光熟读俄国小说,还去拜访流亡中国的白俄贵族,把俄国影片《彼得大帝》和《宝石花》看了10遍以上。

蓝天野曾有一本积累了数十年的珍贵集子,里面收藏了上千张各式各样的人物画像。“有的是照片,有的是从画报上剪下来的,有的是我自己画的素描速写”。蓝天野通过积攒各种人物画像,去揣摩画中人的内心,从中获取演戏的灵感。

“我不可能演上千个人物,但是作为演员,你脑子里要积累很多人物形象和造型。”蓝天野说。

蓝天野坦言,自己还算幸运,演绎过诸多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未必所有演员都能如此。他偶尔看到,一些同行会抱怨“老捞不着重要的角色”,而有的演员拿到剧本就开始数自己的角色能分到几句台词。“大家想演重要的,无可厚非”,但是蓝天野内心一直笃信,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1958年,焦菊隐导演的话剧《智取威虎山》上演前,一名饰演“座山雕”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的演员生病。蓝天野早上接到通知,当晚就要上场救急。

虽然这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但蓝天野这一整天都在认真琢磨应当怎么演。

“我就想,这‘八大金刚’里,肯定是有国民党残兵败将流浪到山区、到土匪窝里去的”。蓝天野让负责服装的工作人员找来一套国民党军官的大洋帽、大衣,精心设计了“国民党残军”的形象。“事实证明,这是符合这部戏要求的”。蓝天野提醒自己:无论角色大小,一上舞台,他就有义务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198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茶馆》剧组从北京启程,赴欧洲演出。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漂洋过海。这部戏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演员的预期。

蓝天野回忆,当时外国媒体报道了很多,有的大标题是“你们的《茶馆》是东方的奇迹”;有的评论“这部戏里连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都是‘大演员’”。最令蓝天野印象深刻的评价是:“看了你们的《茶馆》,才明白中国为什么会发生1949年的革命。”

蓝天野坦言,演出后听到观众说“你们这个戏演得好”固然开心,若是能听到观众说“看了你们的演出,引起我的思考”,他会感觉更高兴,“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干的这个专业有价值!”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Giabu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美国首都地区可以这样游

  • 南非西开普省发布“人类文化摇篮”主题之旅 2019-07-09
  • 七月暑期亲子游迎首波高峰 2019-07-09
  • 清远古龙峡获9项新世界纪录 2019-07-08
  • 碧桂园金叶子 荔枝文化旅游节开幕 2019-07-05
  • 孩子们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最爱 2019-07-05
  • 正佳万豪酒店韩国美食盛宴来袭 2019-07-04
  • 养娃崩溃时你和娃之间还可以来一场关系改善之旅 2019-07-04
  • 第四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召开 2019-07-03

广汽传祺与敏实集团举行百车交车仪式

  • 名爵HS 20T车型6月27日上市 配国六发动机 2019-06-27
  • 吉利博越PRO官图发布 设计更加精致 2019-06-27
  • 奥迪SQ8官图曝光 旗舰豪华遇见超跑性能 2019-06-27
  • 试驾2019款凯美瑞双擎 探寻佛山粤之味 2019-06-23
  • 首批交付60辆 小鹏汽车&南网电动举行大客户交付仪式 2019-06-22
  • 宝马Vision M NEXT将于6月25日首发 2019-06-18
  • 2019款4系四门轿跑车上市 售35.98万起 2019-06-18
  • 福特领界EV或下半年上市 综合续航360km 2019-06-18

硅谷企业年薪公布:谷歌24. 7 万美元 亚马逊2.9万美元

  • 百度AI大会泼水者被释放!家属:只知道他闯祸了 2019-07-09
  • 你的简历被卖了5元!智联招聘员工又倒卖16万份个人简历 2019-07-09
  • 存够多少钱才能退休?美国人说要170万美元(1170万元) 2019-07-08
  • 离了!贝索斯与麦肯齐离婚协议曝光:4%亚马逊股份给她 2019-07-08
  • 网站植入抓取代码 窃取手机访客隐私 2019-07-08
  • 美男子口袋内电子烟电池爆炸 导致腿部三度烧伤 2019-07-08
  • 不能忍!网易云音乐:征集“黑公关”证据 提供10万奖励 2019-07-08
  • 三星中国架构调整!回应:与裁员没有直接关联 2019-07-05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 传承古老堆绫技艺 2019-07-09
  • 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将举行 2019-07-09
  • 阿维尼翁戏剧节吹来“中国风” 2019-07-09
  • 傅雷图书馆正式开馆 首批藏书20多万册 2019-07-09
  • 首个吐蕃文物大展亮相 再现千年前丝路文化交流盛景 2019-07-09
  • 钟南山为其作序《新药的故事》讲述药品研发背后的故事 2019-07-08
  • 村上春树最长访谈《猫头鹰在黄昏起飞》中文版面世 2019-07-08
  • 吉林剪纸大师推动百年艺术传承:不让它断代 2019-07-08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 “根菜”大量上市 大块头有大滋味 2019-02-01
  • 珠圆肉润贝当造 2019-01-28
  • 吃货们敢不敢挑战日本名菜“白子”? 2019-01-23
  • 年年有“鱼”过新年 2019-01-10
  • 暖胃泡饭 “鲜”得不一样 2019-01-03
  • 江南飘香冬之味 2019-01-02
金羊图库
  • 新疆博州:野生动物畅游花海绿草间
  • 广西东兰:村庄因暴雨致灾 武警官兵紧急设立安置点
  • 盛夏季节 新疆迎来旅游旺季
  • 克里米亚游客挑战“矿泥浴” 黑出新高度
  • 哈尔滨松花江上夜游航线开通
  • 暴风雨导致河水水位暴涨 华盛顿开启“看海模式”
  • 女足世界杯 美国2:0击败荷兰第四次夺得世界冠军
  • 中国高校在2019年机器人世界杯上取得佳绩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东本科提前批(非军检)分数线公布
2019-07-09 23:43:56
强降雨来袭,广东需警惕上游来水影响
2019-07-09 18:23:37
“惯偷”经常到广州大学城作案 被判刑10个月
2019-07-09 16:54:27
一宗“普通”交通肇事案 检察官靠天气挖出“顶包”内幕
2019-07-09 18:46:10
广州花都学子闪耀世界跳绳世界杯赛,狂破纪录成最大赢家!
2019-07-09 16:50:1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92岁“老戏骨”蓝天野: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中国青年报  作者:沈杰群  2019-07-10

92岁“老戏骨”蓝天野: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从1957年开始排练《茶馆》到1992年的“告别演出”,蓝天野共演了374场《茶馆》。他在戏中扮演的角色“秦仲义”,几幕下来从风华正茂变得垂垂老矣。蓝天野也在这条漫长的表演旅程中,从青年走到暮年。

当初他30岁出头,要在《茶馆》里演绎一位七旬老人。1992年,65岁的他又必须试图在舞台上找回年轻气盛的感觉。日前,92岁高龄的话剧艺术家蓝天野现身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公益讲座《演戏和看戏》中回顾了70多年的演艺生涯。

蓝天野原名王润森,1927年生于河北饶阳县,青年时曾入国立北平艺专学画,1944年转而投身演剧事业。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蓝天野任专职导演兼演员。

蓝天野对接触戏剧最早的时间点记忆犹新。1942年,他15岁,第一次看戏;17岁时,第一次演戏。蓝天野先后在《茶馆》《北京人》《蔡文姬》等剧目中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在《渴望》《封神榜》《茶馆》等影视剧中饰演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角色,曾获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蓝天野觉得,只有会看戏,才会演戏,身为演员,只有注重文化素养的积累、认真观察生活,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引用前辈剧作家洪深的话:“不会演戏的演戏,会演戏的演人。”

蓝天野回忆,1952年,北京人艺刚成立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排戏,而是组织全院所有的专业人员下厂下乡,体验生活。

蓝天野曾在北京房山的岗上大队待了半年,跟随着全国劳模、岗上大队书记吴春山一起生活。他们一起睡在牲口院的炕上,每天起早贪黑干农活、喂牲口。这段经历,为蓝天野塑造农村题材戏剧的角色打下了坚实基础。

扎扎实实融入生活,是蓝天野锤炼演技的核心途径。19岁那年,蓝天野要出演一个老农民,他就跑到京郊的农村,坐在井沿和老乡们闲聊,观察农民的言谈举止;演《大雷雨》里的俄国钟表匠库力金,他不光熟读俄国小说,还去拜访流亡中国的白俄贵族,把俄国影片《彼得大帝》和《宝石花》看了10遍以上。

蓝天野曾有一本积累了数十年的珍贵集子,里面收藏了上千张各式各样的人物画像。“有的是照片,有的是从画报上剪下来的,有的是我自己画的素描速写”。蓝天野通过积攒各种人物画像,去揣摩画中人的内心,从中获取演戏的灵感。

“我不可能演上千个人物,但是作为演员,你脑子里要积累很多人物形象和造型。”蓝天野说。

蓝天野坦言,自己还算幸运,演绎过诸多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未必所有演员都能如此。他偶尔看到,一些同行会抱怨“老捞不着重要的角色”,而有的演员拿到剧本就开始数自己的角色能分到几句台词。“大家想演重要的,无可厚非”,但是蓝天野内心一直笃信,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1958年,焦菊隐导演的话剧《智取威虎山》上演前,一名饰演“座山雕”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的演员生病。蓝天野早上接到通知,当晚就要上场救急。

虽然这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但蓝天野这一整天都在认真琢磨应当怎么演。

“我就想,这‘八大金刚’里,肯定是有国民党残兵败将流浪到山区、到土匪窝里去的”。蓝天野让负责服装的工作人员找来一套国民党军官的大洋帽、大衣,精心设计了“国民党残军”的形象。“事实证明,这是符合这部戏要求的”。蓝天野提醒自己:无论角色大小,一上舞台,他就有义务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198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茶馆》剧组从北京启程,赴欧洲演出。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漂洋过海。这部戏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演员的预期。

蓝天野回忆,当时外国媒体报道了很多,有的大标题是“你们的《茶馆》是东方的奇迹”;有的评论“这部戏里连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都是‘大演员’”。最令蓝天野印象深刻的评价是:“看了你们的《茶馆》,才明白中国为什么会发生1949年的革命。”

蓝天野坦言,演出后听到观众说“你们这个戏演得好”固然开心,若是能听到观众说“看了你们的演出,引起我的思考”,他会感觉更高兴,“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干的这个专业有价值!”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08:33
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金句
08:34
习近平致电祝贺米歇尔当选欧洲理事会主席
22:37
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
09:01
垃圾分类经验“黄金组合”:上海式动员+广州式服务
09:39
聚合粤港澳优势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09:39
广东本科提前批分数线公布 理科中大583分华师570分
06:36
广州第三少年宫即将竣工 独家视频天上地下带你探营
09:39
广东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结果将影响院长选拔任用
09:39
广东19地市大学毕业生 本科入伍可享2.5万元补助
09:39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