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戏骨”蓝天野: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从1957年开始排练《茶馆》到1992年的“告别演出”,蓝天野共演了374场《茶馆》。他在戏中扮演的角色“秦仲义”,几幕下来从风华正茂变得垂垂老矣。蓝天野也在这条漫长的表演旅程中,从青年走到暮年。
当初他30岁出头,要在《茶馆》里演绎一位七旬老人。1992年,65岁的他又必须试图在舞台上找回年轻气盛的感觉。日前,92岁高龄的话剧艺术家蓝天野现身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公益讲座《演戏和看戏》中回顾了70多年的演艺生涯。
蓝天野原名王润森,1927年生于河北饶阳县,青年时曾入国立北平艺专学画,1944年转而投身演剧事业。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蓝天野任专职导演兼演员。
蓝天野对接触戏剧最早的时间点记忆犹新。1942年,他15岁,第一次看戏;17岁时,第一次演戏。蓝天野先后在《茶馆》《北京人》《蔡文姬》等剧目中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在《渴望》《封神榜》《茶馆》等影视剧中饰演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角色,曾获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蓝天野觉得,只有会看戏,才会演戏,身为演员,只有注重文化素养的积累、认真观察生活,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引用前辈剧作家洪深的话:“不会演戏的演戏,会演戏的演人。”
蓝天野回忆,1952年,北京人艺刚成立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排戏,而是组织全院所有的专业人员下厂下乡,体验生活。
蓝天野曾在北京房山的岗上大队待了半年,跟随着全国劳模、岗上大队书记吴春山一起生活。他们一起睡在牲口院的炕上,每天起早贪黑干农活、喂牲口。这段经历,为蓝天野塑造农村题材戏剧的角色打下了坚实基础。
扎扎实实融入生活,是蓝天野锤炼演技的核心途径。19岁那年,蓝天野要出演一个老农民,他就跑到京郊的农村,坐在井沿和老乡们闲聊,观察农民的言谈举止;演《大雷雨》里的俄国钟表匠库力金,他不光熟读俄国小说,还去拜访流亡中国的白俄贵族,把俄国影片《彼得大帝》和《宝石花》看了10遍以上。
蓝天野曾有一本积累了数十年的珍贵集子,里面收藏了上千张各式各样的人物画像。“有的是照片,有的是从画报上剪下来的,有的是我自己画的素描速写”。蓝天野通过积攒各种人物画像,去揣摩画中人的内心,从中获取演戏的灵感。
“我不可能演上千个人物,但是作为演员,你脑子里要积累很多人物形象和造型。”蓝天野说。
蓝天野坦言,自己还算幸运,演绎过诸多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未必所有演员都能如此。他偶尔看到,一些同行会抱怨“老捞不着重要的角色”,而有的演员拿到剧本就开始数自己的角色能分到几句台词。“大家想演重要的,无可厚非”,但是蓝天野内心一直笃信,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1958年,焦菊隐导演的话剧《智取威虎山》上演前,一名饰演“座山雕”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的演员生病。蓝天野早上接到通知,当晚就要上场救急。
虽然这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但蓝天野这一整天都在认真琢磨应当怎么演。
“我就想,这‘八大金刚’里,肯定是有国民党残兵败将流浪到山区、到土匪窝里去的”。蓝天野让负责服装的工作人员找来一套国民党军官的大洋帽、大衣,精心设计了“国民党残军”的形象。“事实证明,这是符合这部戏要求的”。蓝天野提醒自己:无论角色大小,一上舞台,他就有义务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198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茶馆》剧组从北京启程,赴欧洲演出。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漂洋过海。这部戏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演员的预期。
蓝天野回忆,当时外国媒体报道了很多,有的大标题是“你们的《茶馆》是东方的奇迹”;有的评论“这部戏里连没有台词的群众演员都是‘大演员’”。最令蓝天野印象深刻的评价是:“看了你们的《茶馆》,才明白中国为什么会发生1949年的革命。”
蓝天野坦言,演出后听到观众说“你们这个戏演得好”固然开心,若是能听到观众说“看了你们的演出,引起我的思考”,他会感觉更高兴,“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干的这个专业有价值!”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