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羊羊到熊出没 他们都是“广东制造”

来源:金羊网 作者:何晶 发表时间:2018-12-03 08:56

【广东流行文化40年之十九】

广东动漫产业市场意识一直很敏锐


总指挥:刘海陵

总策划:林海利  孙璇  林如敏

统  筹:吴慧玲  刘虹  邵梓恒

设计统筹:黄江霆

记者 何晶

从廖冰兄创作的漫画《自嘲》轰动全国,到《周末》画报创刊推出连载漫画《乐叔和虾仔》;从广州市二中的高中生自发建立内地首个学生漫画俱乐部,到中国动漫金龙奖永久落户广州;从中国内地首家合资动画企业“时代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广州诞生,到《熊出没》系列大电影屡创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新高,再到喜羊羊、灰太狼、熊出没、猪猪侠等国产动漫IP走向千家万户……近日,“动漫新时代”广州动漫艺术40年成果展正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改革开放40年来,“动漫”这一概念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广东动漫人凭借活络的思路、超前的意识和过硬的本领,让广东动漫产业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A 连环画热潮一夜戛然而止

1978年,黑龙江小伙子金城放弃了高考的机会,执意要当一名职业连环画画家。创刊于1979年的《讽刺与幽默》,让金城看到了远在广东的廖冰兄、卢延光等著名画家的作品。1980年,《周末》画报创刊,家在县城的金城常常坐几小时汽车到哈尔滨购买,追看《乐叔和虾仔》。那时正是国内连环画的黄金期,一部几百页的小人书,固定稿费就能入账数千元。通过创作连环画,金城成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人羡慕的万元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金城从东北来到广东,拜访连环画画家卢延光。两人聊的主题他至今还记得,“关于连环画会不会消亡”。当时,各大出版社争相出版“小人书”,有数据称,仅1982年全国就出版了2000多种小人书,一片大好形势下,连环画热潮却在1985年左右戛然而止,全国的连环画作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失去约稿,不少人因看不到未来而选择转行。

“为什么连环画好像在一夜之间就消亡了?很多人认为,是外来的日本漫画把连环画打败了,但我认为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打败了。当时日漫、美漫,大多是通过盗版渠道进来,只是上不了台面的暗流。关键的是,不少书商为赚快钱,推出了大量题材雷同、画面粗糙、没有价值的连环画。这些书库存积压,新华书店开始退货,很快就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另一方面,电视机开始普及,流行歌曲从南到北流传,人们有了更多娱乐活动,看连环画的人自然少了。”金城有些惋惜地说:“如果当时能把连环画当作文化产业,进行规划,连环画肯定能繁荣到今天。”

1986年,漫画家黄玉郎在香港创办的玉郎机构成为香港第一家漫画上市公司,这让金城非常震撼,“原来画漫画也能成为上市公司”。他想继续漫画事业,连续两次在老家创业,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997年,他第三次创业成立漫友文化公司。金城笑称自己有一双画家透视的眼睛,发现漫画在学生群体中一直很受欢迎。“孩子们发自内心喜欢漫画,只不过喜欢的是日本漫画。表面上他们好像在看教科书,里头其实夹着一本小漫画。这些漫画在书摊并不公开售卖,都是学生和老板私下交易。”金城坚信这个行业大有可为。

漫画家金城 摄影 宋金峪

B“金龙奖”奠定动漫产业基础

1998年,金城创办的《漫友》杂志以书号代刊开始出版,2002年正式创刊,上半月刊为漫画版,下半月刊为动画版。“举目四望,那时几乎全是盗版日本漫画。只要是中国原创作品,就算做得比日本好,也没人理睬。国内书报亭根本不愿意发行,认为一定会亏本。”金城说,《漫友》在初创期非常困难,为了将原创做起来,他将杂志的发展分成了两阶段。“一开始我们定位为日本漫画资讯类刊物,介绍优秀的日本动漫作品,画家背后的故事等。等到读者开始喜欢《漫友》,发行量从一两万涨到十几万册,杂志开始加入原创约稿作品。”

转变发生在2004年,当时的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播出动画片的频道,国产与引进动画片每季度的播出比例不得低于6比4。“动画历来备受国家重视,但漫画一直缺乏政策扶持。于是,我想到将动画和漫画放在一起,搭建平台,为漫画的发展修路。”在这样的思路下,囊括动画和漫画的首届“金龙奖”诞生了。

第一届金龙奖举办后,“动漫”这个概念逐渐立了起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也开始使用这个词。2006年,国务院发布文件扶持动画行业,也将扶持动漫产业提上了日程。首届金龙奖花了金城近200万元,第二届还是他自掏腰包,直到2006年,广州市政府伸出橄榄枝,引进金龙奖永久落户广州,金城决定将公司总部和金龙奖活动项目一起从北京搬到广州。在他看来,广州毗邻香港,中学生对漫画的接受程度比内地更高,商业氛围也更为成熟。本杰明、夏达、朱斌等一大批优秀的漫画家,陆续从金龙奖脱颖而出。

金龙奖的诞生也让《漫友》的发展扶摇直上。当时内地业界有种说法:“漫画家有两种,一种是和《漫友》签约的,另一种是想和《漫友》签约的。”与此同时,金城还引进了台湾漫画大师敖幼祥的乌龙院系列漫画,并做保底发行。“如果失败,公司就会破产,幸运的是‘乌龙院’一炮打响,红遍大江南北。”

金龙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C 金龙奖走出了“喜羊羊之父”

今年9月28日晚,第15届金龙奖颁奖典礼在星海音乐厅举行,“快看漫画”APP创始人陈安妮出任首位金龙奖形象大使。次日,第十二届中国漫画家大会暨行业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陈安妮以“国漫商业价值探索”做了主题发言。这位生于1992年的汕头姑娘,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9月,她创作的《安妮和王小明》获金龙奖最佳幽默漫画金奖。毕业后,陈安妮创办“快看漫画”APP,如今已拥有1.3亿用户,签约作者近1000位,签约作品近2000部。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和金龙奖也颇有渊源。他是2004年首届金龙奖最佳幽默单格漫画金奖得主。1996年,24岁的黄伟明留学加拿大攻读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外的四年,他自学动画创作,同时在国内《羊城晚报》和《广州日报》连载漫画《甘先生》。“我一般上午上课,下午在餐厅打工,想到什么好点子,马上在小本子写下来。晚上是创作时间,画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黄伟明说。

2000年,黄伟明回国加入了朋友的“素人广告”公司(即喜羊羊出品方“原创动力”前身)。当时国产动画产业和漫画一样不景气。大多数动画师都不做原创,只做海外加工片,收入稳定,在上世纪90年代每月能收入好几千元。黄伟明向老板提出要做动画,但只想做原创。大约花了一个月时间,他创作出《宝贝女儿好妈妈》第一集,老板看了觉得不错,鼓励他继续做下去。单枪匹马的效率比不上团队作战,老板又给他请来几位助手,但都不是专业动画师。“草台班子”边学边做,做出了40集的动画片《宝贝女儿好妈妈》。他们拜托朋友帮忙以极低的价格发行给电视台播出,没想到收视率几乎接近电视剧。可是,由于没赚到钱,请来的8位动画师走了近一半。

机缘巧合,一位投资人从美国回来,愿意投资动画。黄伟明说:“对方首先要求不能以人物作为主角,因为很难做衍生品;其次是不能选小鸟,小鸟的衍生品很难卖。团队几个人头脑风暴,先是想到狮子和老虎,后来又考虑老鼠和大象,直到有人提出狼和羊,大家立刻想到能讲很多故事,就确定了这两个形象。起初这只羊叫‘懒羊羊’,考虑到家长不鼓励孩子‘懒羊羊’,很快改成了正能量的‘喜羊羊’。”

“喜羊羊”将推出趣味科普系列《新智趣羊学堂》

D“喜羊羊”四十集做到两千集

200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第一季问世。公司原计划只推出40集,再继续做《宝贝女儿好妈妈》系列。没料到《喜羊羊》系列的反馈相当喜人,在杭州少儿频道首播后,频道负责人说:“伟明,你们一定要继续做下去!”

虽然国家从2004年就出台了政策扶持原创动画,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但头几年下来,原创动漫的盈利模式一直没有出现。正当大家对原创动漫市场意兴阑珊时,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首部大电影在春节档上映,票房突破1亿元。“大家对这部电影其实心里没底,因为电视动画片主要还是小朋友喜欢,后来发现好多小朋友拉着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喜羊羊这才红遍大江南北。”黄伟明说。同在2009年,以玩具生产起家的奥飞娱乐(原“奥飞动漫”)成功上市,2013年收购了“原创动力”。

衍生品是动漫IP获利的重要渠道

《喜羊羊》电视动画系列迄今已超2000集,发行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从2009年起,《喜羊羊》系列大电影连续7年登陆春节档大银幕,累计总票房超过8亿元。作为喜羊羊系列总导演,黄伟明却只给这个系列打出保守的80分。“我认为喜羊羊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现在每年推出一到两季电视动画片,最难的是让观众保持新鲜感。我们正在筹备一部新的大电影,计划在2021年春节推出。”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曾在《羊城晚报》上连载漫画《甘先生》  摄影 宋金峪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曾在《羊城晚报》上连载漫画《甘先生》  摄影 宋金峪

黄伟明将喜羊羊的成功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每个省都要有少儿频道,黄金时间不能播海外动画,这样就把大部分市场留给了原创。今天回头看,喜羊羊在技术上可能做得不够好,但故事是优秀的。”黄伟明说:“当年我们用Flash制作动画,画面上肯定没有三维动画好看,但动画的核心是讲故事,是用内容打动观众。起初我们给喜羊羊的定位就不只是给小朋友看的,而是用情景剧的方式给观众讲幽默有趣的故事,希望大家看完后感到快乐。”

《熊出没》系列总导演丁亮

E“熊出没”当机立断主攻三维

《熊出没》系列总导演、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执行总裁丁亮,同样将《熊出没》系列的成功归结于时代。丁亮说:“《熊出没》的成功不仅来自创作团队的勤奋和才华,更因为我们正好处在技术升级和商业化转轨的年代。”和二维动画《喜羊羊》系列不一样,《熊出没》从2012年问世起,采用的就是三维动画技术,丁亮认为这是未来动画发展的方向。

在丁亮看来,从1964年上海美影厂推出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起,国产动画就和美国、日本动画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当时,迪士尼已推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木偶奇遇记》等十多部动画长片,《铁臂阿童木》动画片正在日本热播,而国产动画还处于和市场脱轨的状态。“上海美影厂不计成本推出了很多艺术精品,这些优秀的动画片更像精致的艺术品,但比较难实现工业化复制和开发,而同时期的日本和美国动画片已直接对接市场,为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丁亮说。

“2010年左右,我问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CEO,‘今后还会做二维动画吗?’对方很巧妙地回答,‘要看导演艺术创作的需求。’实际上,他们后来再也没做过二维动画。”丁亮说,三维动画不仅是技术进步,表演艺术和镜头艺术均有了极大发展,从而让动画的叙事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我们意识到整个行业会迎来重大的改变,当机立断放弃二维动画,主攻三维。”

从2012年至今,《熊出没》电视动画片已播出9季,熊大、熊二、光头强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熊出没》系列大电影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五部电影里,仅《熊出没·奇幻空间》和《熊出没·变形记》两部的累计票房就突破了11亿元。“我们给《熊出没》电影的定位是家庭动画片而非儿童动画片,父母和孩子对电影的诉求不一样,创作的难点在于满足两个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家庭动画片不同于其他电影类型,必须放弃大量的网络语言和成人式的语言。因为家庭是情感高度浓缩的载体,同时承载着家庭伦理,我们既要让孩子和家长都觉得好看,又要巩固每个成员对家庭的理解。”丁亮说。

《熊出没·原始时代》定档

目前,《熊出没》系列动画已发行至美国、意大利、墨西哥等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熊出没》电影分别在俄罗斯、韩国、墨西哥等数十个国家上映。最新的大电影《熊出没·原始时代》定档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同时拟申报柏林国际电影节,希望用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F 动漫产业链做得风生水起

今年年中,有媒体统计34家新三板挂牌动漫公司2018年上半年业绩,华强方特是营收和净利润最高的公司。“一个优秀的动漫IP应当能从三个渠道获利,票房、衍生品、主题乐园。其中衍生品既包括内容类,如舞台剧、音像制品等,也包括非内容类,如玩具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熊出没’做得不错,衍生品覆盖了全部门类,年销售额超过25亿元。有关‘熊出没’的主题乐园、主题小镇也在积极推进中。”丁亮介绍说,目前华强方特集团已推出二十多个主题乐园,国际主题娱乐协会近日公布第25届TEA大奖名单,华强方特旗下的厦门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获年度杰出贡献奖。

尽管华强方特在动漫产业链上做得风生水起,丁亮并不认同“动漫”这个概念,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动画和漫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产业形态,一个动态,一个静态,如今动画已经进入规模化、工业化的开发时代。“政府用‘动漫’这个概念进行宏观的政策指导,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的导向。只需想一想,是迪士尼收购了漫威,还是漫威收购了迪士尼?中国的动画产业才刚刚起步,我们要有清晰的产业发展目标。”丁亮说。

官方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广东动漫产业总值超400亿元,占全国动漫产业总值三分之一。2017年,广东有59部电视动画片获准发行。喜羊羊、熊出没、猪猪侠……广东动漫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是不争的事实,但隐忧也同时存在。丁亮直言:“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市场意识一直很敏锐,有很好的历史基础,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紧密联系。但在内容制作上,广东缺乏相应的创作人才,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北上找人,这需要引起重视。”

广东动漫大事记

1979年,广东漫画大师廖冰兄作品《自嘲》轰动全国。

1980年,《周末》画报创刊,推出根植于广东本土故事的连载漫画《乐叔和虾仔》。

1983年,广东连环画研究会在广州成立,关山月任荣誉会长。

1985年,中国内地第一家合资动画企业——时代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广州成立。

1998年,金城创办的《漫友》杂志以书号代刊出版,2002年正式创刊。

2004年,经文化部批准,《漫友》杂志联合中国动画学会、香港漫画联会等,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动漫金龙奖。

200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视动画片第一季问世。

2006年,中国动漫金龙奖永久落户广州。

2007年,中国国际漫画节正式创办,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首部大电影在春节档上映,票房突破1亿元。

2009年,以玩具生产起家的奥飞娱乐(原“奥飞动漫”)成功上市。

2012年,《熊出没》系列电视动画片推出第一季。

2015年,广东动漫产业总值超400亿元。

2017年,《熊出没·奇幻空间》电影票房破5亿元。

2018年,《熊出没·变形记》电影票房突破6亿元。

扫一扫,看“广东流行文化40年”相关专题
编辑:alan
数字报
从喜羊羊到熊出没 他们都是“广东制造”
金羊网  作者:何晶  2018-12-03

【广东流行文化40年之十九】

广东动漫产业市场意识一直很敏锐


总指挥:刘海陵

总策划:林海利  孙璇  林如敏

统  筹:吴慧玲  刘虹  邵梓恒

设计统筹:黄江霆

记者 何晶

从廖冰兄创作的漫画《自嘲》轰动全国,到《周末》画报创刊推出连载漫画《乐叔和虾仔》;从广州市二中的高中生自发建立内地首个学生漫画俱乐部,到中国动漫金龙奖永久落户广州;从中国内地首家合资动画企业“时代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广州诞生,到《熊出没》系列大电影屡创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新高,再到喜羊羊、灰太狼、熊出没、猪猪侠等国产动漫IP走向千家万户……近日,“动漫新时代”广州动漫艺术40年成果展正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改革开放40年来,“动漫”这一概念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广东动漫人凭借活络的思路、超前的意识和过硬的本领,让广东动漫产业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A 连环画热潮一夜戛然而止

1978年,黑龙江小伙子金城放弃了高考的机会,执意要当一名职业连环画画家。创刊于1979年的《讽刺与幽默》,让金城看到了远在广东的廖冰兄、卢延光等著名画家的作品。1980年,《周末》画报创刊,家在县城的金城常常坐几小时汽车到哈尔滨购买,追看《乐叔和虾仔》。那时正是国内连环画的黄金期,一部几百页的小人书,固定稿费就能入账数千元。通过创作连环画,金城成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人羡慕的万元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金城从东北来到广东,拜访连环画画家卢延光。两人聊的主题他至今还记得,“关于连环画会不会消亡”。当时,各大出版社争相出版“小人书”,有数据称,仅1982年全国就出版了2000多种小人书,一片大好形势下,连环画热潮却在1985年左右戛然而止,全国的连环画作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失去约稿,不少人因看不到未来而选择转行。

“为什么连环画好像在一夜之间就消亡了?很多人认为,是外来的日本漫画把连环画打败了,但我认为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打败了。当时日漫、美漫,大多是通过盗版渠道进来,只是上不了台面的暗流。关键的是,不少书商为赚快钱,推出了大量题材雷同、画面粗糙、没有价值的连环画。这些书库存积压,新华书店开始退货,很快就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另一方面,电视机开始普及,流行歌曲从南到北流传,人们有了更多娱乐活动,看连环画的人自然少了。”金城有些惋惜地说:“如果当时能把连环画当作文化产业,进行规划,连环画肯定能繁荣到今天。”

1986年,漫画家黄玉郎在香港创办的玉郎机构成为香港第一家漫画上市公司,这让金城非常震撼,“原来画漫画也能成为上市公司”。他想继续漫画事业,连续两次在老家创业,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997年,他第三次创业成立漫友文化公司。金城笑称自己有一双画家透视的眼睛,发现漫画在学生群体中一直很受欢迎。“孩子们发自内心喜欢漫画,只不过喜欢的是日本漫画。表面上他们好像在看教科书,里头其实夹着一本小漫画。这些漫画在书摊并不公开售卖,都是学生和老板私下交易。”金城坚信这个行业大有可为。

漫画家金城 摄影 宋金峪

B“金龙奖”奠定动漫产业基础

1998年,金城创办的《漫友》杂志以书号代刊开始出版,2002年正式创刊,上半月刊为漫画版,下半月刊为动画版。“举目四望,那时几乎全是盗版日本漫画。只要是中国原创作品,就算做得比日本好,也没人理睬。国内书报亭根本不愿意发行,认为一定会亏本。”金城说,《漫友》在初创期非常困难,为了将原创做起来,他将杂志的发展分成了两阶段。“一开始我们定位为日本漫画资讯类刊物,介绍优秀的日本动漫作品,画家背后的故事等。等到读者开始喜欢《漫友》,发行量从一两万涨到十几万册,杂志开始加入原创约稿作品。”

转变发生在2004年,当时的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播出动画片的频道,国产与引进动画片每季度的播出比例不得低于6比4。“动画历来备受国家重视,但漫画一直缺乏政策扶持。于是,我想到将动画和漫画放在一起,搭建平台,为漫画的发展修路。”在这样的思路下,囊括动画和漫画的首届“金龙奖”诞生了。

第一届金龙奖举办后,“动漫”这个概念逐渐立了起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也开始使用这个词。2006年,国务院发布文件扶持动画行业,也将扶持动漫产业提上了日程。首届金龙奖花了金城近200万元,第二届还是他自掏腰包,直到2006年,广州市政府伸出橄榄枝,引进金龙奖永久落户广州,金城决定将公司总部和金龙奖活动项目一起从北京搬到广州。在他看来,广州毗邻香港,中学生对漫画的接受程度比内地更高,商业氛围也更为成熟。本杰明、夏达、朱斌等一大批优秀的漫画家,陆续从金龙奖脱颖而出。

金龙奖的诞生也让《漫友》的发展扶摇直上。当时内地业界有种说法:“漫画家有两种,一种是和《漫友》签约的,另一种是想和《漫友》签约的。”与此同时,金城还引进了台湾漫画大师敖幼祥的乌龙院系列漫画,并做保底发行。“如果失败,公司就会破产,幸运的是‘乌龙院’一炮打响,红遍大江南北。”

金龙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C 金龙奖走出了“喜羊羊之父”

今年9月28日晚,第15届金龙奖颁奖典礼在星海音乐厅举行,“快看漫画”APP创始人陈安妮出任首位金龙奖形象大使。次日,第十二届中国漫画家大会暨行业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陈安妮以“国漫商业价值探索”做了主题发言。这位生于1992年的汕头姑娘,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9月,她创作的《安妮和王小明》获金龙奖最佳幽默漫画金奖。毕业后,陈安妮创办“快看漫画”APP,如今已拥有1.3亿用户,签约作者近1000位,签约作品近2000部。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和金龙奖也颇有渊源。他是2004年首届金龙奖最佳幽默单格漫画金奖得主。1996年,24岁的黄伟明留学加拿大攻读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外的四年,他自学动画创作,同时在国内《羊城晚报》和《广州日报》连载漫画《甘先生》。“我一般上午上课,下午在餐厅打工,想到什么好点子,马上在小本子写下来。晚上是创作时间,画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黄伟明说。

2000年,黄伟明回国加入了朋友的“素人广告”公司(即喜羊羊出品方“原创动力”前身)。当时国产动画产业和漫画一样不景气。大多数动画师都不做原创,只做海外加工片,收入稳定,在上世纪90年代每月能收入好几千元。黄伟明向老板提出要做动画,但只想做原创。大约花了一个月时间,他创作出《宝贝女儿好妈妈》第一集,老板看了觉得不错,鼓励他继续做下去。单枪匹马的效率比不上团队作战,老板又给他请来几位助手,但都不是专业动画师。“草台班子”边学边做,做出了40集的动画片《宝贝女儿好妈妈》。他们拜托朋友帮忙以极低的价格发行给电视台播出,没想到收视率几乎接近电视剧。可是,由于没赚到钱,请来的8位动画师走了近一半。

机缘巧合,一位投资人从美国回来,愿意投资动画。黄伟明说:“对方首先要求不能以人物作为主角,因为很难做衍生品;其次是不能选小鸟,小鸟的衍生品很难卖。团队几个人头脑风暴,先是想到狮子和老虎,后来又考虑老鼠和大象,直到有人提出狼和羊,大家立刻想到能讲很多故事,就确定了这两个形象。起初这只羊叫‘懒羊羊’,考虑到家长不鼓励孩子‘懒羊羊’,很快改成了正能量的‘喜羊羊’。”

“喜羊羊”将推出趣味科普系列《新智趣羊学堂》

D“喜羊羊”四十集做到两千集

200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第一季问世。公司原计划只推出40集,再继续做《宝贝女儿好妈妈》系列。没料到《喜羊羊》系列的反馈相当喜人,在杭州少儿频道首播后,频道负责人说:“伟明,你们一定要继续做下去!”

虽然国家从2004年就出台了政策扶持原创动画,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但头几年下来,原创动漫的盈利模式一直没有出现。正当大家对原创动漫市场意兴阑珊时,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首部大电影在春节档上映,票房突破1亿元。“大家对这部电影其实心里没底,因为电视动画片主要还是小朋友喜欢,后来发现好多小朋友拉着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喜羊羊这才红遍大江南北。”黄伟明说。同在2009年,以玩具生产起家的奥飞娱乐(原“奥飞动漫”)成功上市,2013年收购了“原创动力”。

衍生品是动漫IP获利的重要渠道

《喜羊羊》电视动画系列迄今已超2000集,发行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从2009年起,《喜羊羊》系列大电影连续7年登陆春节档大银幕,累计总票房超过8亿元。作为喜羊羊系列总导演,黄伟明却只给这个系列打出保守的80分。“我认为喜羊羊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现在每年推出一到两季电视动画片,最难的是让观众保持新鲜感。我们正在筹备一部新的大电影,计划在2021年春节推出。”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曾在《羊城晚报》上连载漫画《甘先生》  摄影 宋金峪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曾在《羊城晚报》上连载漫画《甘先生》  摄影 宋金峪

黄伟明将喜羊羊的成功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每个省都要有少儿频道,黄金时间不能播海外动画,这样就把大部分市场留给了原创。今天回头看,喜羊羊在技术上可能做得不够好,但故事是优秀的。”黄伟明说:“当年我们用Flash制作动画,画面上肯定没有三维动画好看,但动画的核心是讲故事,是用内容打动观众。起初我们给喜羊羊的定位就不只是给小朋友看的,而是用情景剧的方式给观众讲幽默有趣的故事,希望大家看完后感到快乐。”

《熊出没》系列总导演丁亮

E“熊出没”当机立断主攻三维

《熊出没》系列总导演、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执行总裁丁亮,同样将《熊出没》系列的成功归结于时代。丁亮说:“《熊出没》的成功不仅来自创作团队的勤奋和才华,更因为我们正好处在技术升级和商业化转轨的年代。”和二维动画《喜羊羊》系列不一样,《熊出没》从2012年问世起,采用的就是三维动画技术,丁亮认为这是未来动画发展的方向。

在丁亮看来,从1964年上海美影厂推出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起,国产动画就和美国、日本动画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当时,迪士尼已推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木偶奇遇记》等十多部动画长片,《铁臂阿童木》动画片正在日本热播,而国产动画还处于和市场脱轨的状态。“上海美影厂不计成本推出了很多艺术精品,这些优秀的动画片更像精致的艺术品,但比较难实现工业化复制和开发,而同时期的日本和美国动画片已直接对接市场,为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丁亮说。

“2010年左右,我问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CEO,‘今后还会做二维动画吗?’对方很巧妙地回答,‘要看导演艺术创作的需求。’实际上,他们后来再也没做过二维动画。”丁亮说,三维动画不仅是技术进步,表演艺术和镜头艺术均有了极大发展,从而让动画的叙事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我们意识到整个行业会迎来重大的改变,当机立断放弃二维动画,主攻三维。”

从2012年至今,《熊出没》电视动画片已播出9季,熊大、熊二、光头强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熊出没》系列大电影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五部电影里,仅《熊出没·奇幻空间》和《熊出没·变形记》两部的累计票房就突破了11亿元。“我们给《熊出没》电影的定位是家庭动画片而非儿童动画片,父母和孩子对电影的诉求不一样,创作的难点在于满足两个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家庭动画片不同于其他电影类型,必须放弃大量的网络语言和成人式的语言。因为家庭是情感高度浓缩的载体,同时承载着家庭伦理,我们既要让孩子和家长都觉得好看,又要巩固每个成员对家庭的理解。”丁亮说。

《熊出没·原始时代》定档

目前,《熊出没》系列动画已发行至美国、意大利、墨西哥等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熊出没》电影分别在俄罗斯、韩国、墨西哥等数十个国家上映。最新的大电影《熊出没·原始时代》定档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同时拟申报柏林国际电影节,希望用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F 动漫产业链做得风生水起

今年年中,有媒体统计34家新三板挂牌动漫公司2018年上半年业绩,华强方特是营收和净利润最高的公司。“一个优秀的动漫IP应当能从三个渠道获利,票房、衍生品、主题乐园。其中衍生品既包括内容类,如舞台剧、音像制品等,也包括非内容类,如玩具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熊出没’做得不错,衍生品覆盖了全部门类,年销售额超过25亿元。有关‘熊出没’的主题乐园、主题小镇也在积极推进中。”丁亮介绍说,目前华强方特集团已推出二十多个主题乐园,国际主题娱乐协会近日公布第25届TEA大奖名单,华强方特旗下的厦门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获年度杰出贡献奖。

尽管华强方特在动漫产业链上做得风生水起,丁亮并不认同“动漫”这个概念,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动画和漫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产业形态,一个动态,一个静态,如今动画已经进入规模化、工业化的开发时代。“政府用‘动漫’这个概念进行宏观的政策指导,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的导向。只需想一想,是迪士尼收购了漫威,还是漫威收购了迪士尼?中国的动画产业才刚刚起步,我们要有清晰的产业发展目标。”丁亮说。

官方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广东动漫产业总值超400亿元,占全国动漫产业总值三分之一。2017年,广东有59部电视动画片获准发行。喜羊羊、熊出没、猪猪侠……广东动漫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是不争的事实,但隐忧也同时存在。丁亮直言:“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市场意识一直很敏锐,有很好的历史基础,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紧密联系。但在内容制作上,广东缺乏相应的创作人才,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北上找人,这需要引起重视。”

广东动漫大事记

1979年,广东漫画大师廖冰兄作品《自嘲》轰动全国。

1980年,《周末》画报创刊,推出根植于广东本土故事的连载漫画《乐叔和虾仔》。

1983年,广东连环画研究会在广州成立,关山月任荣誉会长。

1985年,中国内地第一家合资动画企业——时代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广州成立。

1998年,金城创办的《漫友》杂志以书号代刊出版,2002年正式创刊。

2004年,经文化部批准,《漫友》杂志联合中国动画学会、香港漫画联会等,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动漫金龙奖。

200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视动画片第一季问世。

2006年,中国动漫金龙奖永久落户广州。

2007年,中国国际漫画节正式创办,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首部大电影在春节档上映,票房突破1亿元。

2009年,以玩具生产起家的奥飞娱乐(原“奥飞动漫”)成功上市。

2012年,《熊出没》系列电视动画片推出第一季。

2015年,广东动漫产业总值超400亿元。

2017年,《熊出没·奇幻空间》电影票房破5亿元。

2018年,《熊出没·变形记》电影票房突破6亿元。

扫一扫,看“广东流行文化40年”相关专题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