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话电影,观众不太买单
金羊网记者何晶
五一假期结束后,电影市场大盘逐渐走低,上周五5月4日新上映的《巴霍巴利王2》,也未能带动大盘燃起火花。上周末的票房贡献仍然主要来自“五一档”,《后来的我们》和《幕后玩家》占据头两名,《巴霍巴利王2》在上映首日位居第三,但在接下来的周六、周日被《狂暴居首》反超。“五一档”上映的唯一一部动画片《玛丽与魔女之花》票房也非常惨淡,上映十天票房不足2000万。
截至5月7日记者傍晚发稿时,《后来的我们》票房过12.3亿元,《幕后玩家》超过3.1亿元,《巴霍巴利王2》累计票房5200万元左右。
《巴霍巴利王2》不如预期
《巴霍巴利王2》和早前在内地大火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印度电影风格完全不同,这是一部带有荷马史诗风格的“王子复仇记”。一位看似平凡的民间男孩,从小身怀神力,偶然发现自己是王族之子后,为了惨死的父辈,决议复仇并夺下王位。影片的画风雄壮华丽,宫廷金碧辉煌,服装美轮美奂,战争场面也气势恢宏。
在印度影史票房排行榜上,《巴霍巴利王2》以135亿卢比(近13亿人民币)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巴霍巴利王1》,《摔跤吧,爸爸》名列第三。不过,这部电影在内地上映的票房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5月4日首映日,《巴霍巴利王2》以18.3%的排片率收入1556万元,上座率为10.4%,不及《后来的我们》《幕后玩家》接近12%的上座率。周六和周日,该片排片率逐渐下降,分别以15.4%和14.7%收入1868万元和1459万元,单日票房被上映3周的《狂暴居首》反超。
从类型上说,印度电影可以划分为表现当代生活的“社会片”,以及取材自史诗传说的“神话片”。早前在中国大卖的印度电影如《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都属于前者,而《巴霍巴利王2》属于第二种。虽然该片的全球票房夺目,但在中国影市遭遇了滑铁卢。有评论者认为,影片的主人公相当于半神半人的超级人物,有点像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又有点像孙悟空的故事,当然还有王子复仇记的痕迹,只是这位主角的形象更为夸张,对于看惯了神话故事和好莱坞影片的中国观众而言,印度神话片的吸引力不会太大。
目前,《巴霍巴利王2》在豆瓣的评分为7分。网友“风间隼”评价说:“故事和场面都比上集有很大进步,但无论宫斗还是无间道都嫌幼稚。”观众阿德表示:“很久没在影院笑出猪叫了,果然是开了挂的印度史诗娱乐大片,男主各种自带吹风机、BGM和慢镜头,女主和特效场景画面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导演最牛之处就是能一路浮夸到底,只要能接受这种设定,就会看得很欢乐。”
《玛丽与魔女之花》票房惨淡
由米林宏昌执导的《玛丽与魔女之花》是五一档唯一的动画片,该片的制作团队大多来自吉卜力工作室,影片风格也有浓郁的吉卜力色彩,但没想到影片在内地的票房惨淡,目前累计票房还未超过2000万元。但是在日本本土,该片以32.9亿日元名列2017年度日本电影票房排行榜第六名。
近两年,不少日本动画电影登录内地院线,票房大卖者如《你的名字》《哆啦A梦:伴我同行》票房过5亿,但也有不少片子票房惨淡,比如《樱桃小丸子:来自意大利的少年》累计票房只有2584万元。《玛丽与魔女之花》于4月28日与五一档众多影片同日上映,首日排片只有3%,上座率11.1%,首日票房166万元。假期三天,该片的拍片占比也只有4%左右,上座率在13%和14%之间。
《玛丽与魔女之花》虽然带有吉卜力工作室的血统,但影片的故事被观众诟病过于幼稚、老套,缺乏创意。影片在豆瓣上评分6.4。此外,影片的前期宣传投放也相对薄弱,再加上距离日本上映已有将近一年时间,不少观众已经提前在网络上看过该片,多少会影响到影片票房。